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动态管理方法

作者

马宁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政府 内蒙古赤峰 024219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其建设规模大、投资多、周期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成本控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项目的整体成败。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不仅能保障工程顺利推进,还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然而,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面临诸多挑战,深入分析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探寻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1 水利施工企业成本的构成

水利施工企业成本构成的复杂性源于其承接的水利工程项目的独有特性。水利工程项目通常具有规模宏大、涉及资金数额巨大及社会经济影响深远等特点,因此多数项目由政府主导实施。在此背景下,水利施工企业的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构成。直接成本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与机械使用费等,此类成本在施工过程中直接发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间接成本则涵盖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与规费等,此类成本虽不直接归属于特定工程项目,但需通过系统性分摊计入项目总成本,对企业的整体盈利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全面掌握成本构成要素,是水利施工企业有效实施成本管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

2 水利工程施工各阶段成本控制动态管理方法应用

2.1 施工准备阶段

(1)成本预测。收集类似水利工程项目历史成本数据、当前市场原材料价格、人工费用标准、机械设备租赁价格等信息,运用回归分析、灰色预测、神经网络等模型,结合项目施工方案、地质条件、工期要求等因素,对项目施工成本进行预测。(2)成本预算编制。以成本预测结果为基础,结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详细编制项目成本预算。将成本分解到各个分部分项工程,明确人工、材料、机械、管理等费用构成,制定成本控制目标。如某水利枢纽工程,将成本预算分解为大坝工程、溢洪道工程、引水工程等多个分项,每个分项再细化成本明细,确保成本预算的准确性与可操作性。

2.2 加强施工过程成本控制

在材料成本控制方面,水利施工企业应优化采购流程,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管理机制,并通过招标及集中采购等方式,有效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同时,企业应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建立严格的物料领用制度,以减少材料的浪费。企业可通过实施限额领料制度,精确控制材料的消耗量,从而确保材料得到合理使用。在人工成本控制方面,水利施工企业需优化人员配置,根据施工进度与工程量合理部署施工人员,以提升劳动生产率。例如,通过优化施工组织与流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闲置,进而提高整体施工效率。此外,企业还应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机械使用成本控制方面,水利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量的实际需求,对施工机械进行合理配置与调度,从而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企业可通过优化施工方案缩减机械闲置时间,以提升设备使用效率。此外,企业还应加强设备的维护管理,建立完善的机械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与保养,以降低故障发生率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2.3 优化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

建立健全严谨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确保农业水利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至关重要。首先,严格规范项目资金审批流程,从源头把控资金流向,确保每一笔资金使用都合理合规,保障资金安全。其次,引入作业成本法等科学核算手段,精准分摊各项成本,清晰区分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为后续成本分析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撑。最后,定期开展成本核算复盘工作,将实际成本与预算进行比对,充分挖掘并找到成本超支的根源,如材料价格波动、施工工艺变更等,并据此制订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此外,充分利用专业财务软件,实现成本数据实时监控与分析。通过科学的税收筹划,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财务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农业水利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

2.4 竣工验收阶段

(1)成本核算与分析。对项目施工全过程成本进行核算,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分析成本差异原因。详细核算各项费用支出,如人工费用实际支出4000 万元,比预算节约 200 万元,经分析是由于优化施工组织,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工加班;材料费用实际支出 1.8 亿元,超出预算 800 万元,原因是部分材料价格上涨及施工过程中有一定浪费。通过成本核算与分析,总结成本控制经验教训。(2)成本控制效果评估。建立成本控制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成本降低率、预算执行偏差率、成本控制目标完成率等指标,对项目成本控制动态管理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如某水利工程成本降低率为 5% ,预算执行偏差率控制在 3% 以内,成本控制目标完成率达到 98% ,表明该项目成本控制动态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3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动态管理应对策略

3.1 强化数据质量管理

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明确数据采集标准、流程与校验方法。定期对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校准与维护,确保数据准确性;采用数据备份与冗余传输技术,保障数据传输可靠性;建立数据审核机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人工审核与系统自动校验,及时发现与纠正数据错误。

3.2 加强人员培训与引进

定期组织成本控制动态管理相关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内容涵盖成本管理理论、信息化技术应用、施工技术要点等,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同时,引进具有丰富经验与专业知识的人才,充实成本管理团队,优化人员结构。

3.3 成本风险预警与应对方法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因素,如自然风险(地震、洪水、暴雨等)、市场风险(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涨等)、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难题、设计变更等),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因此,建立成本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至关重要。首先,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估,确定可能影响施工成本的风险因素,并对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设定风险预警指标和预警阈值。当风险指标达到预警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接受等。例如,对于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进行套期保值等方式进行风险转移。

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动态管理方法是适应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科学的动态管理体系,在施工各阶段精准应用动态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成本控制水平,保障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尽管当前面临很多挑战,但通过针对性应对策略,可逐步完善动态管理方法应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水利工程领域的深入应用,成本控制动态管理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水利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青 , 周晓娜 . 水利水电企业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24):65-67.

[2] 程斌乐 . 探讨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 [J]. 四川建材 ,2022,48(6):199-200+202.

[3] 朱冰皓 . 简析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优化构架 [J]. 大众标准化 ,2022(8):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