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施工中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及应用
李威
山东大莱龙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265400
1 铁路建设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1.1 地质条件复杂带来的风险
铁路建设往往要穿越各种不同的地质区域,如山区可能存在山体滑坡、岩石风化等问题。在挖掘隧道时,如果遇到不稳定的地质层,容易引发塌方事故。例如在一些喀斯特地貌地区,地下溶洞众多,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地面塌陷,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进度。
1.2 高空作业与临边作业风险
铁路建设中,桥梁架设、信号塔安装等工作都涉及到高空作业。施工人员在高处进行作业时,面临着坠落的危险。而且,在桥梁边缘等临边位置施工时,防护措施稍有不到位,人员和工具就可能掉落。例如,在大风天气下进行高空作业,风力会增加施工的不稳定性,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1.3 施工机械操作风险
铁路建设使用大量的施工机械,如挖掘机、起重机等。这些机械操作复杂,如果操作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不熟悉操作规程,容易引发机械故障和安全事故。例如,起重机在起吊重物时,如果超载或者起吊角度不当,可能导致起重机倾覆,砸伤周围的人员和设备。
1.4 交叉作业风险
铁路建设现场通常存在多个施工队伍同时作业的情况,不同作业之间相互影响。例如,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可能同时有架桥机在上方作业,施工过程中如果协调不当,容易发生物体坠落伤人、机械碰撞等事故。而且,不同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如果不顺畅,也会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 铁路建设施工中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2.1 强化安全风险意识教育
在铁路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安全有序推进。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风险教育工作。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常态化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全体施工人员系统学习安全风险防控知识。培训内容既要全面覆盖铁路施工领域的基础安全规范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更要注重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深入揭示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理、演变过程及严重后果,使全体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例如,可通过播放历史上的铁路施工坍塌、触电等典型事故影像资料,以直观震撼的方式强化警示教育效果,切实筑牢安全生产思想防线。其次,要突出重点、分类施策,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开展精准化安全风险教育。对一线作业人员,要重点强化现场规范操作要求,确保设备使用合规、防护措施到位;对技术管理人员,则要着力提升其在施工方案安全风险评估方面的专业素养,切实保障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还可以设立安全风险奖励机制,对在安全风险防范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全体施工人员主动参与安全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2.2 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健全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是保障铁路建设施工安全的关键要素。一方面,需构建完善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依据施工进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程度,将安全风险划分为不同级别,例如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制定对应的管控举措与应急预案。对于重大风险,应安排专业人员实施实时监测,制定详尽的风险应对策略,并定期组织演练;对于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可采用定期检查、日常巡查等方式进行管控。另一方面,要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在安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作为安全风险管理的首要责任人,需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部门要强化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察觉并消除安全隐患;各施工班组要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同时,要建立安全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通报安全风险状况,以便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2.3 加强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
施工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保障铁路建设施工安全的关键要素。首先,需做好施工设备的选型与采购工作。在甄选施工设备时,应依据铁路建设的实际需求以及施工条件,挑选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且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与此同时,要严格审核设备供应商的资质与信誉,以确保所采购设备的质量达标。其次,要强化对施工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构建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开展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始终维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关键设备,要制定详尽的维护保养计划,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此外,要加强对施工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同时,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状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措施予以处理。
2.4 优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作为安全风险的集中区域,优化其安全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一,需对施工现场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依据施工流程与安全要求,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堆放、设备停放、施工通道等予以科学且合理的规划,以保障施工现场秩序有条不紊。材料应整齐堆放,严禁占用消防通道与安全出口;设备停放需符合安全标准,避免相互碰撞与干扰。其二,要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举措。在施工现场设置显著的安全警示标识与防护设施,如防护栏、安全网、警示灯等。针对深基坑、高支模等危险区域,应设置专门的防护设施,并安排专人值守。同时,要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与设施,定期开展消防演练,提升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其三,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铁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噪声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危害,还可能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影响。因此,需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噪措施,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洒水降尘设备,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洒水降尘;选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段进行高噪声作业。
3 结语
铁路建设施工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属于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从多个层面开展综合治理。强化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可显著提升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素养,为施工安全筑牢思想根基。与此同时,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为风险防控提供了清晰的规范与依据,确保各项举措有章可循、责任落实到位。另外,加强施工设备的安全管控以及优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从硬件与环境层面出发,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关键手段。上述措施相互配合,共同构建起一套科学、全面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未来,在铁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仍需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持续改进与优化安全管理策略,以应对日趋复杂的施工环境与挑战,进而更好地保障铁路建设的安全性与高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雪娇,秦琳,史瑞昌. 铁路建设施工中安全风险管理研究及应用[J].价值工程,2025,44(19):139-143.
[2] 姬彬波,谭成伟,刘恒,钟景佳 . 铁路隧道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现状及应对策略 [J]. 交通节能与环保,2024,20(S2):21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