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铁力平贝母气候品质认证服务浅析

作者

李海玲 康雪

1.  铁力市气象局  黑龙江省伊春市  152500  2.  双鸭山市气象局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155100

引言

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指针对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产品品质影响的优劣等级做评定,评价等级达到“优”或“特优”的,授予“龙江气候好产品”品牌。评价对象为来源于农业未经加工、生理生化指标未发生改变的种植业初级产品。深入挖掘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气候资源的价值,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由“量”转为“质”的需求,促进农产品由“种得好”向“卖得好”、“卖得俏”转变,促进农业提质增效。通过农产品气候品质可以保护地方标志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知名度,推进地方农产品品牌化发展。

因此开展气象条件对平贝母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不仅可以为开展平贝母气候品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也可为种植基地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提供技术保障。

1 平贝母气候品质认证

1.1 研究内容

(1)研究确定平贝母各生育期气候条件关键影响因子;

(2)形成平贝母生育期气候品质评价天气条件分级技术指标;

(3)建立平贝母气候品质评价技术模型。

1.2 研究方法(1)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a、平贝母逐年产量和品质资料;

b、平贝母不同生育阶段积温、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

c、主要气象灾害和病虫害资料。

(2)筛选气候品质评价关键影响因子通过对相关文献、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明确各阶段主要气象条件对平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对影响平贝母气候品质的各个因子:温度、降水、日照、相对湿度等要素进行分析,确定关键影响因子。

(3)通过专家论证、对比分析的方式,最后确定气候品质认证技术指标。

考虑到影响农产品气候品质的各个指标多是温度、降水、日照、相对湿度等要素,各个因子的量级不同,因此采用无量纲化方法,对气象指标进行预处理。参照常规农业气象条件定量化等级评价标准,将气象指标统一划分为4 个等级,分别赋予3-0 的数值。等级(M) 划分标准如下:

式中, Xi 为气象指标的实际值, Pi01 、 Pi02 分别表示农产品气候品质特优的气象指标的下限和上限值, Pi11 、 Pi12 表示农产品气候品质优的气象指标的下限和上限值, Pi21 、 Pi22 表示农产品气候品质良的气象指标的下限和上限值。如果气象指标低于 Pi21 或者高于 P122 ,则农产品气候品质一般。

(4)建立平贝母气候品质评价模型。

应用主成分分析、专家决策等方法,明确各个气候品质评价指标权重系数,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建立气候品质评价指数模型。公式如下:

式中, IACO 为气候品质指数, Mi 为影响农产品品质的气象要素的评价等级,a 为气象要素的权重系数[2]。

2 开展气候品质认证的可行性

2.1 基础牢固,数据来源有保证

铁力市气象局拟布设“智慧农业产业数据物联网”进行药材生长与气象要素同步监测,建设卫星遥感、地面环境监测一体化的数据采集网络,实现对中药材的生长环境、药材的长势、病虫害预防、土壤商情监测、土壤肥力监测数据的全面监测与管理,实现智慧农业物联网数据采集试点的全覆盖;基于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可视化化技术,构建铁力市中药材产业云图,直观展示生产主体的分布情况、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等,直观展示基地的药材分布、生长情况及环境、数量、质量及采收分布情况,在地图上直观展示基地的空天地一体化的实时监控数据,增强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能力;通过互联网对地理空间数据、气象因子信息、土壤数据等进行发布和应用,开发大数据平台运行管理系统,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预留或者提供标准化接口,实现与国家、省、市农业数据平台的对接,制定中药材产业数据标准,建设统一的农业资源大数据中心,真正实现“互联网+ 智慧农业”模式。

通过定点试验,研究中医药材种植的气象条件,对中药材做精细化长势监测和评估,研发建立中药材种植的气象灾害和预警直通式气象服务、开展气候因子与药材生态适应性研究,对气候进行评价,对药材品类进行溯源,对骨干种植品种进行气候品质认证。

铁力市气象局发挥行业优势,已成立专业气象服务团队,对铁力市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品类、规模、产量、经济效益进行实地调研,对铁力气候条件和影响中药材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并制作专业化服务方案。

2.2 气候品质认证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作为我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的唯一评价机构,代表黑龙江省气象局受理和开展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工作,具备气候资源评估机构 AAA 资质(最高等级资质),是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服务中有力的信用保障。在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技术指标研发、标准规范制定、商标设计注册、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具有扎实的工作基础。在全国率先编制了地方标准《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服务通则》和行业标准《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实施规则》,注册了全国首个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标志,开展了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技术研究,自主研发了“黑龙江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认证)服务平台”,实现了网上申报、自动生成二维码和证书、评价产品展示等功能。共为全省9 个地市37 个县(次)的水稻、大豆、谷子、榛子等进行评价(认证),发放评价(认证)标志 200多万枚,亩增收最少 300 元。先后为望奎、青冈、五常 3 个县的扶贫村提供气象服务技术支持,其中望奎县先锋镇厢白四村精准扶贫评价(认证)的 2000亩水稻,每斤销售价格增加 1.4 元,亩增收 1540 元,新增收 308 万元;青冈县兴东村的小米由每斤 5 元卖到 9 元,亩增收 1 千元,大米每斤 3 元卖到 6.8 元,亩增收3 千元,全村共增收85 万元。

“铁力平贝母”,品质优越,种植面积 1.2 万亩,仅干品年商品量就达 1000余吨,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掌握着平贝母市场交易定价权。气候条件不仅影响平贝母的产量,更影响着平贝母的品质。具备开展气候品质评价的基本条件。

3 结语

中药材的生长需要良好的气候环境,产地气候条件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研究内容除产品品质理化指标以外,还考虑到同期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影响中药材生长发育不利的气象灾害。为中药材种植基地提供直通式气象服务,提升中药材种植的质量,增强品牌效应,提升中国优势中药材种植的国际竞争力。

气候品质认证既是对中药材品质的认定,也是对当地保持优美生态环境最好的肯定。开展气候品质认证,是生态文明评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得到认同、回馈,有利于营造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姚俊英, 于宏敏, 阙粼婧, 等. 大豆气候品质评价技术模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5(31):134-138.

[2] 姚俊英 , 张海玉 , 南极月 , 等 . 平榛气候品质评价技术与方法型 [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9,47(11):73-76.

[3] 李仁忠 , 王治海 , 金志凤 , 等 . 浙江省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服务浅析 [J]. 浙江气象 ,2015,36(04):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