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处理技术
刘春江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大渡口区 400080
引言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深度不断增加,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面临新的挑战。该工艺采用专用成槽设备开挖沟槽,通过泥浆护壁维持槽壁稳定,再浇筑水下混凝土形成永久性围护结构。其技术优势在于适应复杂地质条件,可兼作主体结构外墙,在超深基坑工程中展现出独特价值。施工过程需统筹考虑地质勘察、设备选型和工艺衔接等要素。
1 房建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准备技术
1.1 场地勘察与分析
地下连续墙施工前需开展全面的场地勘察工作。勘察内容包括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及周边环境状况。通过钻探取样确定土层分布、物理力学指标和地下水情况,为槽段划分提供依据。重点查明软弱夹层、砂层透镜体等不良地质体的分布范围。周边环境调查需明确邻近建筑物基础形式、地下管线走向及埋深。根据勘察结果编制地质剖面图,分析各土层对成槽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1.2 施工材料的选择与检验
混凝土原材料应检测水泥安定性、骨料级配和含泥量等关键参数。钢筋进场验收包括直径偏差、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测。膨润土泥浆材料需测定胶体率、失水量和粘度等技术指标。外加剂选择应通过适配性试验确定最佳掺量。所有材料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批次进行见证取样复检。材料存储应采取防潮、防污染措施,确保施工期间性能稳定。
1.3 机械设备的调试与维护
成槽机械选择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墙体深度和施工效率要求。液压抓斗配置应匹配导墙间距和成槽宽度,铣槽机适用于硬质地层。泥浆制备系统包括搅拌设备、循环泵和净化装置,确保泥浆性能稳定。起重设备额定荷载需满足钢筋笼整体吊装需求。施工前对所有设备进行空载试运行,检查液压系统、电气线路和安全装置。
1.4 施工人员的培训与组织
项目管理团队应配备具有连续墙施工经验的技术负责人。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熟悉设备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组织专项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要点。特殊工种如起重司机、焊工必须通过专业技能考核。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细化各工序衔接流程。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2 房建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技术
2.1 导墙施工技术要点
导墙作为连续墙施工的基准导向结构,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形式。轴线定位精度控制在 ±10mm 以内,顶面标高偏差不超过 ±5mm。导墙净距应大于设计墙厚 40-60mm ,内墙面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1/500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配筋满足抗侧向土压力要求。变形缝间距控制在 20-30m ,缝内设置橡胶止水带。导墙背后回填土需分层夯实,防止泥浆渗漏。施工完成后复核轴线位置,为后续成槽提供准确导向。
2.2 泥浆制备与管理技术
膨润土泥浆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新制泥浆比重控制在
范围。循环泥浆需定期检测粘度、pH 值和含砂量等参数。泥浆储备量应保证不少于单槽段体积的 1.5 倍。净化系统采用振动筛除砂,配合旋流器降低含砂率。槽内泥浆液面保持高于地下水位 1.5m 以上,及时补充损耗。废弃泥浆经化学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避免环境污染。泥浆性能调整应根据地层变化动态优化,维持槽壁稳定。
2.3 成槽施工的工艺控制
槽段划分考虑地质条件和设备能力,标准槽段长度 6-8m 。成槽垂直度通过仪器实时监测,偏差不超过
。抓斗下放速度控制在 0.5-1.0m/min ,避免扰动槽壁。硬质地层采用铣槽工艺,配置纠偏装置保证成槽精度。清孔换浆后槽底沉渣厚度不大于 100mm 。相邻槽段接头处应重点刷洗,确保混凝土结合质量。成槽完成至浇筑间隔时间不宜超过4 小时,防止槽壁坍塌。
2.4 钢筋笼制作与吊装技术
钢筋笼在专用平台制作,主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保护层垫块间距不大于 1.5m,确保混凝土包裹厚度。桁架筋设置增强整体刚度,吊点位置经结构验算确定。大型钢筋笼采用分段制作、现场拼接工艺。双机抬吊时保持同步起升,空中姿态调整平稳。入槽过程避免碰撞槽壁,定位精度控制在 ±20mm 以内。下设过程实时监测垂直度,就位后立即固定防止上浮。预埋件安装位置准确,满足后续工序连接要求。
3 房建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处理技术
3.1 质量问题的识别
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问题的识别需采用系统化检测方法。墙体完整性检测主要依靠超声波透射法和钻孔取芯法,可发现混凝土离析、夹泥等内部缺陷。渗漏问题通过抽水试验和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定位分析。垂直度偏差采用测斜仪进行全过程监测,重点检查槽段接头部位。钢筋笼保护层厚度使用电磁感应仪多点检测,确保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通过标准养护试块和现场回弹综合评定。预埋件位置偏差采用全站仪进行三维坐标复核。表面质量检查包括蜂窝麻面、裂缝宽度等外观缺陷记录。
3.2 墙体渗漏的处理方法
墙体渗漏处理应根据渗漏量和水压选择相应技术措施。对于点状渗漏,采用高压注浆法注入聚氨酯或丙烯酸盐类浆液。线状渗漏需沿裂缝走向开槽,嵌入遇水膨胀止水条后表面封堵。大面积渗水区域实施背后帷幕注浆,形成复合防水层。对接头部位渗漏,采用双重管注浆工艺进行加强处理。处理前需清除表面浮浆和松散混凝土,保证修补材料粘结强度。处理后进行压水试验验证效果,必要时采取补充处理措施。永久性渗漏处理需与主体结构防水系统有效衔接。
3.3 墙体垂直度偏差的纠正
墙体垂直度超限的纠正需结合偏差程度采取不同措施。轻微偏差可通过调整后续槽段位置进行消化吸收。明显偏差部位采用铣槽机进行局部修整,恢复设计断面尺寸。超限严重区段需补打微型桩或增设扶壁柱进行结构加强。纠偏过程中实时监测邻近土体变形,防止引发次生问题。纠偏后需重新检测断面尺寸和钢筋保护层厚度。永久性纠偏措施应进行结构验算,确保满足受力要求。纠偏作业需编制专项方案,明确质量控制标准和验收程序。
3.4 施工缝处理与防水技术
地下连续墙施工缝处理采用多道防水设防原则。水平施工缝设置凹槽或凸榫构造,增加渗径长度。垂直施工缝预埋镀锌钢板止水带,接头部位热熔焊接。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涂刷界面剂。接缝部位增设遇水膨胀止水条作为补充防水措施。墙体完成后,施工缝表面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找平处理。永久性接缝处设置外贴式止水带,与主体结构防水层可靠搭接。特殊部位接缝需进行密封膏嵌缝处理,形成完整防水闭环系统。
结束语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持续创新为深基坑工程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从设备改进到工艺优化,该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未来需重点提升复杂地层适应性和施工精度控制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环境安全。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和人才培养,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成翔 , 张兴宇 , 张书乾 . 房建深基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处理技术[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14):123-125.
[2] 任 龙 . 地 下 连 续 墙 在 深 基 坑 工 程 施 工 中 的 运 用 [J]. 江 苏 建材 ,2024,(06):105-106.
[3] 李鹿宁 , 田家川 , 张谊亮 . 建筑工程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要点[J]. 四川建材 ,2024,50(09):92-94.
[4] 袁卫仁 . 建筑深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研究——以某建筑工程为例 [J]. 房地产世界 ,2023,(19):154-156.
[5] 陈琼 . 地下连续墙 + 内支撑在某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J]. 建设科技 ,2022,(11):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