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双减”的初中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

作者

张武娟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巩昌中学  748100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路径。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各学科的作业设计大多围绕考试题型,以海量刷题为主要方式。学生作业负担重,作业效率不高。结合课题《基于“双减”的初中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的研究》的研究方案,重点以数学和语文学科为作业设计的研究载体。以拓展性作业,学科融合性作业,分层作业等为研究内容,研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初中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

一、初中学科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为了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量大,作业的质量不高,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受到伤害等现实问题,“双减”明确提出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要求。作业量的减少是“双减”得以实施的关键。但作业的减少不能只是一个量的调整。如何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又能高质量提升学生作业的效率,高效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这是课题研究的初衷。课题研究调查显示:在目前初中各学科作业中,仍然存在应试化的重复性的作业练习的现象。作业形式单一,主要以知识巩固性作业为主。作业内容缺少趣味性,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设计多元化的作业方案。虽然在“双减”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作业量有了减少,但各学科教师对作业优化设计的研究少,仅以量的减少为目的。学生缺少必要的科学的作业练习,“双减”政策减负增效的目标难以实现。另外,由于家长对“双减”政策的内涵了解不够,家校之间教育信息的沟通不畅,学生虽然在家里有了更多自主支配发展特长和兴趣的时间,但家长又额外给学生布置学科作业,致使学生又承受变相的作业负担。因此,课题《基于“双减”的初中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的研究》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高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构建家校教育教学机制,实实在在落实“双减”政策的需要。

通过课题《基于“双减”的初中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的研究》的研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多元化的作业设计方案、生活化、趣味化的作业设计方案。不断丰富和完善初中学科作业设计的理论策略。为学科教师提供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和理论借鉴,促进学科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进而高效率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使快乐学习,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得到高质量的优化。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学科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

初中学科作业优化设计应遵循减负增质的原则。根据学科教学要求和初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和能力,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聚焦学科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通过分层作业和作业兴趣驱动等方式,促进学生作业的有效性。

核心素养发展的原则。通过学科作业的优化设计,促进学生学科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突破作业设计以学科知识记忆为主要目标的局限性。

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的原则。作业的优化设计要根据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精准设计方案,使学生在作业兴趣的导向下,在自己认知能力能正确解决的作业中,富有成就感的满足个体的发展需求。

坚持实践性和开放性的原则,让学生作业突破书面作业的局限。通过课内外,校内外和跨学科学习项目等作业方式,增加作业内容的社会实践性。培养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学科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

在课题《基于“双减”的初中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的研究》的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通过广泛调研和理论实践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指导初中学科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

1. 作业优化设计理念的更新。在“双减”政策的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科教师对“双减”的理论理解和解读存在偏差。将减负片面的理解为作业数量和做作业的时间的减少。忽视了减负增效的深层内涵。导致学生作业效率不佳。学生课后服务处于真空状态。因此,学科教师要多方面强化“双减”的理论学习,明确“双减”的政策导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深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科学、有效、适配的作业方案,促进学生作业的有效性,高质量推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素养发展的双线并行,获得双赢。

2. 设计分层作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考虑到初中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的现实性和传统作业一刀切的局限性,“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差异化,设计层次化作业。首先,教师要充分进行调研和学情分析,在精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征的基础上,科学分组。针对每组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目标要求不同的层次化作业,使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分别高效完成知识巩固性,知识拓展性和知识应用性的作业,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目标更高的作业。这种分层作业适合初中各学科作业优化设计的理念,也是因材施教传统教学思想在教育新时代的深度体现。其次,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引导。作业的分层设计会让部分学生,尤其是知识巩固性作业组学生的心理标签反应。他们会觉得自己被区别对待了,从而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影响学习积极性。课题把分层作业设计研究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既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又引导了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康成长。这是课题研的创新点。

3. 建立完善的作业评价机制。作业评价是作业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完善作业设计方案的依据,还是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有力抓手。教师通过作业评价,能直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作业信息的反馈,持续为学科教学方法的改善提供针对性依据,从而保证学科教学的良性发展。

作业评价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面批,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作业展评等活动,能从不同方面调动学生作业的兴趣和,也能为更优的作业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性的材料。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学生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能力的发展和认知情况,适时精准地制定作业的实施方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芹.“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中学语文2022(27):86—87

[2] 梁军 . 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03):51:--5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5 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双减”的初中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DX [2025]JKS 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