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企业绿色发展战略转型路径研究

作者

蔡万红

青海省青海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西宁市 810000

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

1.1 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前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愈发突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也开始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所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简而言之便是人类需善待自然,严格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避免资源过度消耗,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走长效可持续发展道路。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山水林田湖草都是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也是人类正常生活和生产的基础,所以需加强其保护力度,保护由其构成的生态系统,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

1.2 构建良好生态是普惠民生福祉

对人民群众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和良好生态环境的构建是保障广大人民健康生活和持续生产的关键,而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海南时也曾表示:需充分明确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为人民群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同时也是普惠的民生福祉,由此便足以证明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之间的密切联系。而各区域政府也需密切关注并充分了解人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须知生态环境是与大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 [2]。将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取福利,为人民解决影响其生产生活的环境问题,为其创设更优良的生存环境和更优质的生活条件,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之一。

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企业绿色发展战略转型路径

2.1 在企业范围内普及推广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彰显生态文明建设价值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之一,所以在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战略转型过程中,也需在企业范围内普及推广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知识,让企业领导层积极学习生态文化相关的知识,加强企业员工生态文化知识教育力度。在实践过程中,企业需充分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作用,为企业生态精神文化建设提供意识形态支持。在营造企业与自然和谐共生企业生态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在企业领导层内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加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力度,让企业领导层拥有丰富完善且系统性的生态文化知识储备 [3]。以青海湖景区第一代鱼雷试验基地 -- 八七四分厂(即山鹰机械厂)的绿色发展战略转型为例,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必须从领导管理层入手,强化其生态文化认知,塑造企业生态文明精神,结合区域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充分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从共建、共治、共享等视角出发,聚焦于生态巡护、生态体验和自然教育等多样化内容,根据地区特色,构建个性化的社区支撑服务节点,通过提供优质经营性服务,完善联农带农、生态补偿和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等方式,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助力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改善的有机协调,有机融合和统一。在建立以青海湖景区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同时,充分发挥示范楷模作用。

其次,企业需参考最新政策和思想编写完善的企业生态文化宣传手册,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知识体系纳入宣传手册。重点讲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全体员工理解其科学内涵,在员工群体中形成根深蒂固的生态文明建设观念[4]。通过培训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企业员工,让企业员工也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来,树立节约文明,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

2.2 强化企业生态管理监督制度执行力度,担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

为实现企业绿色发展战略转型,让企业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促进企业长效可持续发展,须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行严格完善的企业生态管理监督制度,进一步强化企业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对此,企业首先需构建健全制度评审机制,让企业生态规章制度有效运行,防止制度的实行过于灵活随意。其次,需构建专业化的生态制度工作小组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督。该工作小组不仅要对企业的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调查,明确企业所在区域生态环境,了解污染情况,找准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具体种类和排放方式,同时还需分析企业在各个方面对资源和能源的应用情况,评估其是否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之处。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与企业发展相符的生态规章制度,保证制度能有计划性地落实。以青海湖景区为例,需构建健全科学性、精准性且适应性的治污制度机制,在实现多系统、多目标、多方向协同治理的同时,从地域气候变化视角出发,建设多圈层综合性观测体系。最后,还需完善管理体制,在构建执法机制促进运行机构创新的基础上,协同推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示范区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为生物多样性源地保护和天地保护体系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3 促进企业低碳循环技术更新换代,挖掘生态文明建设潜力元素

充分挖掘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潜力元素,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和企业绿色转型的基本方向,是优化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促进企业长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在,而在实践过程中,企业绿色发展战略转型离不开先进技术和工艺的支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强调:需要加大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力度,促进技术工艺及设备的更新优化。所以,在实践过程中,第一,企业也需关注技术革新,在生态技术革新领域投入更多的经济和资源支持,通过增大生态技术革新资金投入设置企业生态技术革新基金等方式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第二,需激发企业员工更新生态技术的热情,调动企业员工参与生态技术革新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改良企业生产方法,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和现代化发展。第三,企业需加大先进监测技术的应用,通过构建完善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在科学应用先进遥感监测技术及设备的基础上,强化监测力度、密度和强度,以便于及时评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了解企业绿色发展战略转型的实效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推出,促进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变革创新。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和承担环境保护职责的主体,企业需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将自身的绿色发展战略转型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在强化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同时,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作用,通过在企业范围内普及推广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强化企业生态管理监督制度执行力度,促进企业低碳循环技术更新换代等方式,促进企业生态文化的高效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静 . 生态文明背景下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实践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05):55-57.

[2] 陈立 . 生态文明背景下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思考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14):54-56.

[3] 王东 . 刍议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的内在关系 [J]. 商业经济 ,2020,(06):129-130.

[4] 崔诣晨 , 刘青玉 , 崔亚娟 . 制造强国企业伦理决策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15):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