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研究
徐永璞
武威第二十一中学 733000
一、引言
现在社会节奏快,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初中生们大多把心思都放在文化课上,对体育锻炼有所忽视。不少初中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肥胖、近视成了常见问题,这和他们缺乏终身体育的意识有很大关系。终身体育意识是一个人能长期坚持锻炼的内在动力,对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特别重要。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兴趣和习惯正在慢慢形成。这时候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能帮他们养成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提高抗压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二、初中学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性
(一)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初中生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候,身体各器官都在慢慢成熟,这时候的可塑性特别强。适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骨骼生长、肌肉发育,让心肺功能更好,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会增强。初中生既要面对升学压力,又处在青春期,情绪容易波动。体育锻炼刚好能帮他们释放压力、调整情绪,有助于培养他们乐观的心态和坚韧的意志。这样,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疏导心理,对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顺应教育发展趋势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作为教育里的重要一环,在培养综合素质上发挥着关键作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正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学生能在锻炼中学会合作、竞争和守规则,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随着终身教育理念越来越普及,终身体育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也受到了更多关注。在初中阶段就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符合教育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三、初中学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
(一)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兴趣需求
初中生兴趣特别广泛,要是体育教学内容太单一,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学内容需要多样化一些,开设篮球、足球、羽毛球、游泳、武术这些项目,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挑。喜欢和同学配合的,可以试试篮球、足球这类集体项目;喜欢挑战自己的,羽毛球、田径就很合适。教学时还能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情况,加一些舞龙舞狮、太极拳之类的传统项目,既能让内容更丰富,又能传承民族文化。内容安排得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体能定计划,避免内容过难或过易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传统的体育教学,大多是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学生跟着模仿练习。这种教学形式单调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所以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用游戏教学、竞赛教学、情境教学这些方式,让课堂有趣味性。游戏教学能把技能学习融进游戏里,比如教跑步的时候,组织“追逐跑”“接力跑”之类的活动,学生在游戏中就能提升奔跑能力。竞赛教学能激发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像篮球课上开展班级小比赛,学生在比拼中就能掌握技巧,还能尝到胜利的快乐。情境教学可以创设特定场景,比如游泳课上模拟“水上救援”,学生在实践中既能提高游泳技能,又能学会应急处理。运用这些方法,教学效果肯定能得到提升。
(三)丰富课外体育活动,拓展学生锻炼机会
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部分。学校可以组织体育社团、运动会、体育节这些活动,给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体育社团可以按学生兴趣设篮球社、足球社、瑜伽社,找专业教师指导,定期开展活动。运动会和体育节要设置田径、球类、趣味运动等丰富的项目,鼓励所有学生参加,让他们感受体育的魅力。也要让家长参与进来,开展亲子运动会、家庭健身比赛等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锻炼,家里也能形成好的体育氛围。这些课外活动能拓展学生的锻炼空间,帮他们养成长期锻炼的习惯。
(四)加强体育师资建设,提升教师引导能力
体育教师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所以要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让他们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了解体育教育的新动态。也鼓励教师研究教学,探索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模式。还可以请专业运动员、教练来学校开讲座、做指导,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专业人士,增强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师自己也要有终身体育的理念,坚持锻炼,给学生做个好榜样。这样,教师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帮他们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四、结论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候,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落实素质教育、跟上教育发展的脚步都特别重要。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外活动、加强师资建设这些办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帮他们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实际教学里,教师们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用这些方法,不断琢磨和完善。也需要家庭和社会一起参与支持,形成关注学生体育教育的好氛围,让每个初中生都能有终身体育的意识,终身从体育锻炼中受益。
参考文献
[1] 穆艳 . 学生终身运动意识培养下的初中体育教学探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5,(11):96-98.
[2] 段世雄 . 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分析 [J]. 拳击与格斗 ,2022,(10):54-56.
(此文系武威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方向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创新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立项号:WW[2024YBGH]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