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情境创设探析
柳姗姗
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庆源学校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山川之美”为主题展现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其中包含古文、古诗等内容。在开展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单元内容进行有效统整,还要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优化。其中,有效的主题情境创设能够促进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落实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在AI 技术的加持下,又可以构建出语文教学的新样态。
一、明确共性元素,提炼情境核心
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教学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找到单元内容的共性元素,再以此确定大单元主题情境的核心。因此,在创设主题情境之前要仔细研读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明确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导向下完成教学情境创设,在AI 赋能下寻找设计灵感。
在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教材内容提炼出共性元素为“古代文学”“自然山水”“景物描写”。结合现代科技发展与单元教学主题的融合分析,萌生出了主题情境创设灵感,将情境核心定位为“假如古人有朋友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以“假如古人有朋友圈,在面对眼前的景色时,他们会发一条怎样的朋友圈呢?”完成大单元学习导航,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再利用AI 支持学生各项学习任务的探索。
此教学情境创设方式体现出将告知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能够让学生脑洞大开,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碰撞,以现代思维方式推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内容。并以单元共性元素的提炼和 AI 技术的加持完成教学形式创新,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
二、落实科技赋能,培养创新意识
明确大单元教学情境核心后,教师要结合具体学情完善情境内容,实现大单元教学的主题情境引领。并实现 AI 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真正落实科技赋能,推动教学数字化转型。AI 技术能够将静态知识动态化呈现,如 AI技术在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能够为学生开创出一个高效、有趣、富有创造力的学习环境 [2],以此落实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假如古人有朋友圈”主题情境下,教师利用 AI 推进教学进程。在综合活动“古诗苑漫步”中为学生设置了“设计封面”“设计插图”的实践环节,需要运用 AI 绘画完成封面和插图的制作。学生先进行修饰词的描述,AI 系统会根据输入的指令生成图片,如图 1 所示。然后学生再根据实际需求对图片进行润色调整,确保满足大单元学习需求。
此形式实现了语文教学中学生与智能技术的有效互动,形成了教师、学生、AI 三元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个性化的人机交互中能够体验到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工具性特征,并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学习任务。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图1 AI 生成的封面

三、强化互动体验,实现任务驱动
大单元教学强调多角度整合知识开展教学,以真实学习情境形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单元学习整体。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以驱动式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实现单元的进阶学习,深化学生对大单元主题的理解。并依托 AI 技术强化互动体验,助力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发展。
在“假如古人有朋友圈”情境教学中,教师为学生铺设了以下学习任务。任务一:依据教材内容了解律诗基本常识。任务二:自主翻译五首诗歌,标明每一联的表达方式。任务三:搜索定位,以“朋友圈”所在位置功能对古诗创作的时间、地点进行分析。任务四:选择配图,结合具体诗句选择朋友圈配图,指导诗人图片拍摄方法,完成拍摄脚本。任务五:编写朋友圈文案,完成诗歌“情感探究表”。
此案例中学习任务的设置链接大单元主题情境,以层次递进的形式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其中任务四、任务五可以借助 AI 技术来完成,体现出创意表达,让学生借助智能技术逐渐深化古诗内涵理解。教师以阶梯式学习任务让原本单调的古诗教学变得丰富起来,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发展。
图2 AI 生成的朋友圈配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AI 赋能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情境创设对提升教学质量、助力核心素养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实现技术创新与教育伦理的协调平衡,使学生产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在主题情境的引领下营造出良好的大单元教学生态。在未来,要继续以技术赋能助力认知突破,推动语文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俊英 . 人工智能工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J]. 宁夏教育 ,2025,(06):62-63.
[2] 王蕊 . 人工智能赋能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J]. 云南教育( 中学教师 ),2025,(0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