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智能化精准教学的策略探究
郭小靳
介休市义安镇义安小学
引言: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课堂形式也应与时俱进,进行相应改革。而大数据则可以有效收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而小学语文的教学仍存在对教学资源和学生的个体掌握不足的问题,所以探究大数据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智能化精准化教学策略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一、大数据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智能化精准教学的现状
1. 教学资源丰富但整合不足
信息化时代下小学语文教育资源丰富,例如网上的课程、课件、电子图书等,但是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整合资源,资源广、宽、多,没有对资源进行划分,也没有对资源进行甄别,没有工具、没有手段将资源整合起来,资源利用率低,不能将很多优质资源整合到教学中,发挥资源辅助教学的作用,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 学生个体差异难以精准把握
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状态、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等均存在着个体差异。传统的语文教学是通过听观察、部分测验等确定学生学习情况,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简单的教学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学习,难以因材施教。大数据能够帮助掌握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学生个体学习数据,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水平。
二、大数据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智能化精准教学的策略
1. 构建大数据驱动的语文教学监测系统
“大数据”能及时、准确、真实地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作业、测试成绩等,分析这些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点,为教师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实现教和学的动态化,有的放矢。
比如,教师利用大数据检测系统对《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进行检测。系统检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次数,学生完成课堂作业中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在完成测试中对于课文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找出学生理解课文、领会课文人物情感把握的薄弱之处。教师根据大数据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增加对于课文情节的分析、角色扮演等等,使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有更加明确的把握,教师可以借助检测系统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检测监督,对于有学习进度滞后的学生给予额外的辅导,保障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2. 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
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水平、学习习惯的大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为学生推荐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能帮助学生弥补自身知识上的不足,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譬如:教师教学课文《坐井观天》,经过大数据检测发现学生对课文的寓意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就可以向这部分学生推荐相关的学习路径,为这部分学生推荐相关的寓言故事的视频资源和图文解析路径,为理解能力比较好的同学推荐拓展阅读的路径,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寓言故事的现实意义。这种学习路径的个性化推荐,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并且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进度和兴趣进一步地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 利用大数据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通过大数据,对学生在不同模块的语文知识的学习情况和学习习惯有所洞察。教师根据数据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点、难点的增减,顺序的调整,并根据大数据反馈的教学情况调整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样的教学内容通过大数据反馈,保证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学生学习需求、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效果提升。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秋天的雨》一课中,教师通过大数据了解到学生对课文的修辞手法以及描写手法没有完全掌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着重对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描写手法不同而带来的不同表达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通过学生的个人学习特点,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以及写作手法理解更为透彻。学生通过利用大数据优化后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有了明显提升。
结束语:大数据时代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时代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教学检测平台、构建个性化学习方案和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自动化、精准化,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大数据时代一定会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精准高效、个性化,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大数据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结合的新机制,推动小学语文教育迈向新台阶,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琛莉 . 大数据可视化诊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J]. 语文建设 ,2024,(16): 9-12+35 .
[2] 邱丽华 . 大数据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实践 [J]. 亚太教育 ,2024,(02):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