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小儿感染致肺不张效果观察
张海霞
庆阳市人民医院 甘肃省庆阳市 745000
小儿感染导致的肺不张主要指的是因为细菌、病毒或者支原体等病原体侵袭到呼吸道,从而引发的局部或者广泛性的炎症反应,进而导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进而阻塞气道,使受累肺组织含气量减少、塌陷缩小的病理状态。这种疾病的临床症状根据病情轻重以及阻塞位置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1]。轻度肺不张可能仅仅表现为阵发性咳嗽,活动后呼吸急促,或出现低热、精神稍差等非特异性感染征象,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气道阻塞加重,患儿可出现持续性刺激性干咳,呼吸频率增快,如果肺不张范围较大,可压迫周围正常肺组织,导致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引发低氧血症,表现为口唇、甲床青紫,嗜睡或烦躁不安 [2]。这种疾病会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所以选择一种科学的治疗措施尤为重要。对此,本文主要探究对此类患儿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在 2024 年 6 月 -2025 年 6 月,随机抽签法对 60 例患儿分组,对照组30 例中男女比例 =16:14,年龄在 2-12 岁,均值(6.22±0.63)岁。观察组 30例中男女比例 =17:13,年龄在 2-11 岁,均值( 5.18±0.62 )岁。两组患儿一般数据可比较 (P)0.05 )。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治疗,常规治疗需要以静脉滴注抗生素为核心,针对细菌性感染比如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选择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支原体感染则用阿奇霉素。每日 1 次,疗程 5—7 天。在治疗期间还需要监测患儿的体温、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若 72 小时内症状无改善需调整方案。
1.2.2 观察组需在此基础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需要全麻下经支气管镜向病变肺段注入 37℃生理盐水,单次 5—20ml,负压吸引回收灌洗液,重复 3-4 次以清除痰栓、脓性分泌物。操作时间约 20 分钟,术后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喉头水肿风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在治疗 30 天后对患儿肺活量测试,大于 2800ml 为显效,2500-2800ml 为有效,小于 2500ml 为无效,有效率 Σ=Σ 显效 + 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以 SPSS26.0 软件数据分析,临床疗效(n,%)计数资料表示,行 c2 检验,P<0 .05 差异显著。
2 结果
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较高, P<0.05 。见表1。
为进一步干预提供方向。所以这种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
综上,将该种手术方式应用到小儿感染致肺不张治疗中,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君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小儿肺部感染致肺不张的临床效果 [J]. 河南医学研究 , 2022, 31 (08): 1463-1466.
[2] 蔡乾 . 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的效果观察 [J]. 基层医学论坛 , 2020, 24 (16): 2270-2272.
表1 临床疗效[n(%)]

[3] 白翠芬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用于治疗小儿感染致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J]. 黑龙江医药 , 2019, 32 (05): 1134-1136.
[4] 谢小馨 , 柏娟 , 陈佳 , 等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小儿感染致肺不张效果评价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 2019, 6 (82): 58.
[5] 王英俊 .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新生儿感染所致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国民康医学 , 2018, 30 (09): 61-63.
作者简介:张海霞 出生年月:1984.11.12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 学历:本科 职称:主治 研究方向:小儿内科
3 讨论
相比成人,儿童的免疫力较为低下,所以在春季、秋季更加容易因为肺部感染而导致肺部炎症发生,肺炎发生后容易造成肺不张的发生,从而导致患儿肺活量下降、呼吸困难,严重时候甚至会出现窒息、缺氧等症状,所以采用一种科学的治疗措施对提升患儿预后意义重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较高, P<0.05 。因为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下,具备精准清除病灶的能力,因为感染引发的肺不张经常会因为痰液黏稠、脓性分泌物或痰栓阻塞支气管,导致肺组织塌陷。纤维支气管镜能够直达病变部位,通过可视化操作来直接观察气道内的实际情况,也能够精准定位阻塞点,随后利用灌洗液冲洗并吸出分泌物,快速解除气道存在的梗阻问题 [3]。相比于单纯抗感染治疗依赖药物渗透和机体自行排痰,灌洗术能直接清除病原体,这样就能够从根源上减少细菌定植和毒素释放,加速肺组织复张。在灌洗术下也能够有效缩短实际治疗周期,传统的抗感染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来逐步控制炎症,过程比较缓慢,对于儿童来说,其咳嗽反射弱、排痰能力差,容易导致痰液滞留反复感染。而使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则能够迅速打通气道,有效改善通气功能,这样便能够确保压缩的肺组织重新膨胀,恢复氧合能力。术后患儿存在的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可快速缓解,还能够减轻局部炎症的负荷,抗生素使用时间可相应缩短,降低药物副作用风险 [4]。并且在这种手术治疗方法下,还具备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价值。在进行灌洗过程中,可以留取肺泡灌洗液来进行病原学检测,以此来进一步明确实际的感染菌种以及药敏性,也能够为后续的精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这样能够有效避免传统药物存在的局限性 [5]。对于反复肺不张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灌洗术还能帮助发现潜在的结构异常,比如支气管软化、异物残留等问题,以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