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数学评价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吴为
重庆市涪陵区涪州中学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标》) 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其要求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的数学知识 , 还要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 为了更好地完成《课标》的要求,教师应该重视数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通过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转变学习理念 ,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进而全面提高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后续发展铺平道路。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评价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一)关系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一般分为运算能力、直观想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一共六大方面的内容中,这六大内容既相互独立、又具有联系性,它揭示了初中数学知识内容的基本特征,体现了数学的真正内涵所在,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对于教师教授学生具有辅助意义。现阶段背景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 初中数学教育必须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数学评价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的运用,才能适应 21 世纪的教育需求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评价与培养目标紧密契合
按照泰勒所主张的目标 - 评价一致性理论,[1] 教学评价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高度一致,囊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关键本领。数学评价借助设计与核心素养相匹配的评价指标,把抽象的素养要求转化成可观测、可测算的行为表现,教师凭借评价结果能准确锁定学生在函数概念理解、关系抽象这类方面的薄弱之处,进而重新调整教学策略,造就教学与评价的动态反馈闭合循环,让核心素养的培育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促进学生反思与改进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2] 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数学评价过程不只是对结果的评定,更是学生反思及改进的一个好时机。在开展作业评价的阶段,教师凭借批注引导学生去反思解题思路是否合理,在单元测验结束之后实施的评价分析里,学生能察觉到自身知识体系中的空隙,依靠自我反思及教师辅导,学生再次梳理知识头绪,调整错误认识,把零碎的数学知识拼凑成系统的素养能力,达成从知识掌握到核心素养沉淀的转变。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评价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
(一)采用课堂表现动态评价
课堂表现动态评价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即时捕捉学生思维轨迹。[3]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概念抽象、问题推理等环节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与引导,将帮助学生深化对数学本质的理解,逐步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体系。
在人教版数学《全等三角形》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时抛出问题:“如何用最少的条件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鼓励学生通过画图、裁剪、拼接等操作进行猜想。在巡视过程中,教师发现有学生反复测量并记录不同三角形的边长与角度,可以观察并询问:“在记录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将操作经验转化为数学表达,当学生提出“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不能判定全等”时,教师追问:“能否通过反例说明?”引导学生主动构造不同情况的三角形进行对比分析。如果有学生画出一个锐角三角形,固定两条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后发现能画出两个不同的三角形,教师可以肯定:“你用实际画图找到了反例,这就是严谨的数学思维!”对于能迅速抽象出判定条件,并严谨推导结论的学生,教师在全班展示其思路,用“你对图形的抽象概括能力非常出色,推理过程也十分严密”等具体评价进行鼓励。对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通过“我们先固定两条边,再尝试改变角的位置看看”等引导性语言帮助其梳理思路,促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抽象与逻辑推理素养。
(二)按层展开作业评价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评价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按基础、提升、拓展层次展开作业评价,才能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数学素养的阶段性提升。
在人教版数学《实数》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开展“
1/2√4′′ 的运算的基础层作业,要求学生恰当运用根式运算法则得出结果,教师进行评价时根据运算步骤与答案是否准确,标注“运算步骤明晰,计算零错误”等评价。提高层作业设计可结合数轴开展,教师可布置“在数轴上表示- √5 与 π,比较它们与 -2、3 大小关系”的作业内容,借助“利用数轴直观展示出实数关系,逻辑连贯”等评价时促进学生对实数和数轴对应关系的理解。拓展层作业安排“已知正方体的体积为
,求该正方体棱长与它的表面积(结果保留根号)”等实际应用方面的问题,学生有必要把根式运算和几何知识相融合建模求解,教师评价的时候重点考量其知识迁移与空间想象能力,给解法新奇独特的学生批注“能够把实数运算与几何问题巧妙结合,彰显出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开展的阶段,有效的数学评价是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教师积极采用课堂表现动态评价、作业分层评价等策略,联合初二人教版教材内容可精准对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诉求期间不断调整数学评价模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引、鼓励和反馈意义,将有效支持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增强,为学生的长期成长筑牢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田龙梅 .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 [J]. 教育现代化 ,2017(16):245-246.DOI:CNKI:SUN:JYXD.0.2017-16-119.
[2] 李艳荣 . 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 [J]. 新课程·中旬 ,2019(10):247-247.
[3] 吴美荣 .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J].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24(10):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