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GNSS 实时动态测量(RTK)在复杂地形中的误差分析与修正

作者

鲁爽 孙浩

临沂安测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 GNSS 技术的发展,实时动态测量(RTK)已成为测量领域的重要定位技术。RTK 通过 GNSS 接收器接收卫星信号并进行差分修正,提供高精度位置数据,因此在各类工程、地质勘察和精准农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传统的静态GNSS 测量相比,RTK 能够提供厘米级定位精度,显著提高测量效率。然而,RTK 技术在复杂地形中面临信号遮挡、多路径效应、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等挑战,导致定位精度下降。因此,本文分析了 RTK 在复杂地形中的误差源,探讨了误差修正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RTK 技术的应用精度。

一、GNSS RTK 技术概述

RTK 技术基于 GNSS 的差分定位原理,在传统 GNSS 测量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基准站并与流动站实时交换差分数据,实现定位精度的提高。RTK 通过基准站接收 GNSS 卫星信号,并将差分信息实时传输给流动站。流动站接收到基准站修正数据后,能够根据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位置修正,进而提高定位精度。RTK 技术能够提供亚厘米到厘米级别的高精度定位,这对于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施工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RTK 技术的精度依赖于多个因素,包括 GNSS 卫星的分布、接收信号的质量以及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距离等。在复杂地形中,尤其是山脉、峡谷、城市高楼密集区域等地方,RTK 定位的精度容易受到影响。这是由于卫星信号会受到遮挡、折射、多路径效应等因素的干扰,使得定位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分析复杂地形中 RTK 误差的来源,并研究有效的修正方法,是提高 RTK 精度的关键。

二、复杂地形中RTK 误差来源分析

在复杂地形中,RTK 技术的误差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信号遮挡与多路径效应

复杂地形中的山脉、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会阻碍卫星信号的直接传输,从而影响 RTK 定位的精度。信号遮挡会导致接收器无法接收到足够的卫星信号,进而降低定位精度。多路径效应是指卫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被周围物体反射或折射,产生多个信号路径,导致接收到的信号产生干扰。这种多路径效应会使得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相位信息发生偏差,导致定位误差。

2. 电离层与对流层延迟

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延迟对 GNSS 信号的传播速度产生影响,尤其是在长时间的测量过程中,这种影响更为显著。电离层延迟主要由太阳活动引起,会使卫星信号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测量误差。对流层延迟则由空气的湿度、温度等因素引起,通常较难预测和补偿。

3. 基准站与流动站的距离

RTK 定位精度与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的距离密切相关。当两者距离较远时,差分修正信号的传输延迟会导致较大的修正误差,进而影响流动站的定位精度。因此,流动站应尽量在基准站的有效覆盖范围内进行工作,避免长距离传输差分数据。

4. 接收器性能

RTK 定位精度还受接收器性能的影响。不同类型的 GNSS 接收器,其信号处理能力、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存在差异。高性能的接收器能够有效过滤干扰信号,提高定位精度,而低性能接收器则容易受到多路径效应和信号遮挡的影响,导致定位精度下降。

三、误差修正策略

针对复杂地形中的RTK 误差,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修正策略:

1. 增加基准站密度

在复杂地形中,增加基准站的密度是提高 RTK 精度的有效方法。通过在测量区域内布设更多的基准站,可以减少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差分修正信号的精度。此外,多个基准站之间可以相互验证,进一步减少因基准站选择不当导致的误差。

2. 使用高精度地面控制点

在复杂地形中,选择精度较高且分布均匀的地面控制点对于提升 RTK 精度至关重要。通过增加高精度的地面控制点,可以为 RTK 定位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数据,从而降低测量误差。特别是在大范围区域的 RTK 测量中,均匀布设地面控制点不仅能有效改善定位精度,还能减少由于地面控制点过少或分布不合理所带来的误差。

3. 优化影像匹配算法

为了克服多路径效应和信号遮挡,改进影像匹配算法是提高 RTK 精度的有效途径。采用更先进的图像匹配技术,如基于特征点的匹配算法,可以有效减少由于信号折射和反射带来的误差,提升三维定位的精度。

4. 结合其他传感器数据

在复杂地形中,单一的 RTK 技术可能难以满足高精度要求。因此,结合其他传感器,如惯性导航系统(INS)、激光雷达(LiDAR)等,可以有效增强 RTK系统的精度。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可以减少因信号遮挡和多路径效应导致的误差,提高定位精度。

四、实验与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误差修正策略,本文通过多次实地实验,对比了不同修正方法在复杂地形中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基准站密度和高精度地面控制点的使用,显著提高了 RTK 测量精度。在山区和城市高楼密集区域,使用改进的影像匹配算法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因多路径效应和信号遮挡带来的误差,从而提高定位精度。特别是在山区,增加基准站密度能有效缩短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的距离,减少信号传输误差。与此同时,结合激光雷达(LiDAR)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等传感器数据的融合技术,能够补偿RTK 在信号遮挡区域的不足,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验表明,优化后的RTK 精度在复杂地形中的表现更为稳定,定位误差显著降低。

五、结论

GNSS 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在复杂地形中的应用面临诸多挑战,如信号遮挡、多路径效应和电离层延迟等问题。通过对这些误差源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多种有效的修正策略,包括增加基准站密度、优化地面控制点设置、改进影像匹配算法以及结合其他传感器数据等。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些修正策略在提高 RTK 精度方面的有效性。随着 GNSS 技术、数据处理算法和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RTK 技术将在复杂地形中的应用更加精准,为各类测量和定位任务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肖旺 . 无人机和无人船在水库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探析 [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52(12):123-126.DOI:10.14122/j.cnki.hskj.2024.12.020.

[2] 黄 明 明 , 孙 蕊 . 城 市 环 境 改 进 点 云 配 准 的 LiDAR 辅 助 GNSS/IMU 定位 算 法 [J/OL].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学 报 ,1-13[2025-07-09].https://doi.org/10.13700/j.bh.1001-5965.2023.0837.

[3] 冯彬 . 农田水利工程中地形测量技术的优化与实践研究 [J]. 乡村科技 ,2024,15(16):145-148.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1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