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管理研究

作者

王旭

湖南省岳阳市南湖新区湖滨学校 4140000

前言:德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实施者,要坚持“教育为本,德育先行”的育人理念,并将这样的教学理念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但是就目前的小学德育教学来看,班主任依旧存在部分德育教学阵地缺失的情况,如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工作的推行。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需要积极寻找德育教学的创新路径,灵活运用网络资源推进德育工作,进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一、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德育方法较为单一

传统德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基本以口头叮嘱为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缺乏系统性,同时也存在大量重复的部分,导致德育教学不仅起不到原本的教学作用,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降低教学效果。并且这样叮嘱式的教学教师往往站在主导型的地位而非平等地位,教师和学生缺乏沟通交流,难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传统德育教学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没有考虑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德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对网络资源利用不足

网络时代的来临,不仅为德育教学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为德育教学带来了机遇,但是目前的德育教学缺乏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对于网络资源缺乏理解,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网络资源作为德育内容。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班主任对于网络资源是否安全缺乏疑问,认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适合作为学生德育教学资源,从而导致网络资源的利用不足。

二、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的价值

(一)拓展德育空间与丰富教育资源

实行网络背景下的德育教学,使德育空间得到很大地拓展,教育资源更加丰富。第一,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在传统德育教学中打破空间限制。传统的德育教学往往是局限于班级、学校,需要班主任亲自面对学生进行,但在网络时代下,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群、QQ 群等网络软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和德育资源的分享,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除此以外,网络打破了教育资源的垄断性,教师在爱国教育纪录片、动漫等网络上可以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增强德育教学效果。这些教育资源在丰富德育课堂内容的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得到了很好地培养。

(二)增强德育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网络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及时捕捉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话题,引导学生针对这样的话题进行交流讨论,进而延伸德育教学的时效性,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理念 [1]。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了解学生的动态和喜好,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立足于学生实际,可以有效帮助班主任设计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学,提升德育教学的个性化和针对性,提高德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管理策略

(一)创新德育教学方式,结合网络手段

传统德育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班主任必须借助网络技术寻找新的教学路径,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如线上教育、小组学习等方式。线上教育是班主任利用线上平台,突破德育教学的空间限制,实现线上无障碍交流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德育教学主题,增加学生与班主任的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2]。小组学习则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元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让学生针对不同的德育主题进行讨论,进而交换自己的想法,产生思维的碰撞。班主任也可以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习惯。

以“环保小卫士”活动为例。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平台,精心挑选并发布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环保主题图片和视频。这些内容涵盖了从自然环境的美丽风光到因污染而引发的生态问题等多方面变化,直观地让学生们感受到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并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自己生活中的环保问题,像小区里随意丢弃的垃圾、街边未分类的垃圾桶等。随后,让他们将自己收集到的这些问题及相关的照片、文字资料整理好,分享到专门的网络平台,通过撰写小短文、制作简易海报等形式进行自我宣传,展示自己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接着,班主任将同学们分成不同小组,围绕“环保在平时生活中应如何实践”展开热烈讨论。如安装节水龙头、合理规划电器使用时间,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自制手帕取代纸巾等。

(二)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很强,而传统的德育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要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地利用,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首先,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搜集与德育有关的小故事,这样对学习兴趣更有吸引力。班主任把这些小故事融入德育工作中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其次是教师还可以把道德榜样方面的优秀事例通过网络搜集起来。班主任借助榜样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

以“诚信之星”主题班会为例。班主任可以策划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强化学生对诚信的认知。首先,班主任深入挖掘了《曾子杀猪》的故事内涵,通过网络平台收集了多种版本的解读和相关背景资料,制作成生动的视频短片。视频中不仅有曾子为了兑现承诺不惜杀猪煮肉的情节,还穿插了专家对诚信价值的解读,以及古代社会中诚信对人际关系的深远影响。在播放视频后,班主任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曾子行为的理解和感悟。接着,班主任结合现代道德模范的事迹,如“诚信老爹”吴乃宜,他用一生的坚守偿还儿子欠下的债务,通过图片展示、事迹讲述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诚信在当代社会的具体体现。最后,班主任组织学生撰写诚信承诺书,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从点滴小事做起,如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课堂纪律、诚实守信等。

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给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契机和挑战。班主任一定要认清网络资源丰富、网络环境影响大等特点,主动创新德育手段,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养成良好网络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 王喜甲 .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 [J]. 教书育人 ,2024,(19):78-80.

[2] 张盼盼 , 黄翔翔 .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 天天爱科学 ( 教育前沿 ),2023,(09):161-163.

[3] 黄韵昕 .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求知导刊 ,2023,(24):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