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煤矿井下通风管理与通风设施的具体应用论析

作者

赵泽兵

富源县矿产资源开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通风效果是决定煤矿井下作业效率与安全的关键,目前存在通风管理不到位与通风设施应用不合理等问题,影响通风效果。为了提高通风效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文章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了论析。煤矿井下通风管理存在安全培训不到位、通风设施管理不到位、通风系统不完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相关对策,合理应用通风设施可以提高管理质量。

关键词:煤矿;井下通风管理;通风设施;问题;方法

煤矿井下作业事故常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通风不良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管理疏忽或者管理不当是根源。另外,通风设施老旧、维护不当、通风技术落后也是造成事故的危险因素。加强煤矿井下通风管理,合理应用通风设施能够为井下作业人员创造安全的环境,保障生命安全,同时提高作业效率与质量。

一、煤矿井下通风管理问题

(一)井下作业安全培训不到位

煤矿井下作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是降低风险必要前提。但是,因为部分人存在侥幸心理,或者因为工期、精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井下作业安全培训出现形式化问题,由负责人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规范作业、安全作业的介绍,介绍的内容比较简单、缺少规范性,难以获得理想效果[1]。作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于井下作业的安全性重视程度有限,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加上作业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作业工作中可能出现违规操作行为,增加了事故风险。

(二)通风设施管理不到位

煤矿井下通风管理不到位是导致通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煤矿开采企业针对井下通风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体系,也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参与工作,但是部分管理人员缺少管理经验,识别风险的能力有限,降低了整体的管理质量[2]。装配通风监控程序时,安装应用及养护维修的指导少,对监控的运行情况、监控质量关注度低,加上井下复杂的环境,容易造成监控程序损坏,破坏主要的设施,无法发挥出各种性能,为井下作业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井下通风系统不完善

煤矿井下通风系统是确保通风质量的关键,在设计、布局及管道方面存在问题,直接影响了井下通风效果。煤矿井下通风系统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开采工艺以及井下作业方式,造成井下通风系统无法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降低了通风效率,增加了作业风险。井下作业环境比较差,通风管道、设施长时间的运行下容易发生老化、损坏,并且日常工作中维护不及时、不到位,提高了管道漏风的概率,对通风系统正常运行造成干扰。部分通风设施使用多年,设施性能逐渐下降,需要经常维修,增加了管理成本、作业成本,导致部分企业不能及时维修或者更换老旧、损坏的通风设施,加剧了设施老化进程,进一步降低了通风系统的运行质量,容易在井下积聚有害气体、煤尘等,增加作业风险。

二、煤矿井下通风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重视井下作业安全培训

从煤矿企业通风管理实际情况入手,以安全生产要求为基础,对参与井下作业的每个员工进行入职培训、定期培训及特殊工种专项培训。针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设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内容及方式,提高其安全知识掌握水平以及技能水平[3]。针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理念的重点培训,同时也需要培训法律法规。针对施工作业人员需要重点培训规范操作、安全防范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等。丰富安全培训内容,对井下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法规教育,系统培训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确定工作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帮助其增强个人的安全生产意识。重点讲解井下作业时通风管理及其他安全知识,对通风设施的使用方法、工作原理等进行介绍。分享真实案例强调井下通风管理对于安全作业的重要性,并通过现场演示方式加深工作人员的认识与记忆,提高对井下通风管理的重视程度。

(二)加强通风设施管理

成立专门的井下通风管理部门,专门负责井下通风系统的日常管理,管理内容包括通风设施的日常巡检、定期维护、故障处理监督等。管理人员需要每天督促并监督设备巡检人员进行通风机、风桥、风门等设施的检查,检查其是否出现异常振动、噪声,运动状况是否良好。同时要检查设施电机温度、电流等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设施是否固定良好等,做好设施巡检记录。每半个月需要对井下的通风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检查,做好清洁、润滑、调试,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通风设施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需要立即到位进行抢修,快速完成故障判断并处理,损坏严重的情况无法维修,需要向管理部门报备并及时更换备用设施。

(三)优化井下通风系统

升级主要通风机,选用高效节能的型号,例如新型轴流式通风机,提高通风效率。配备智能调速装置,根据井下通风需求进行通风机转速的实时调整,以此实现精准供风目标,降低能耗。更新改进为旋式局部通风机,安装自动切换装置,风机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后能够自动启动备用风机。根据井下实际环境设计通风系统,扩修、优化巷道,巷道内不能堆放杂物,确保通畅。合理规划通风管道,尽量缩短管道长度,降低阻力。检查并整改井下风门、风桥等,选用先进的通风设施。在井下设立风量监测点,重点是通风巷道交汇点、用风地点,实时监测风量并将数据传输至地面监控中心,对通风系统风量进行24小时的动态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利用智能控制系统远程调控通风设施,保证通风质量。

三、煤矿井下通风设施的具体应用

(一)局部通风机的应用

局部通风机在煤矿井下通风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特定的作业区域进行针对性通风,降低局部区域内瓦斯浓度、煤尘浓度,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局部通风机可以将外部环境中新鲜的空气引入井下,同时将井下的有害气体及煤尘排出,使得作业区域内的空气清新。使用局部通风机可以降低煤矿井下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的概率。使用局部通风机可以提高井下作业环境的舒适度,进而提高矿工作业效率与质量。

(二)风桥的应用

风桥是联通煤矿井下各个巷道的重要设施,设置在通风连接的巷道之间,使得新鲜空气可以在不同巷道中自由流动,达到空气循环通畅的目标,避免出现通风死角造成局部区域内瓦斯或煤尘浓度超标,提高通风效率。风桥可以使得通风系统压力差减小,减小通风阻力,节约能源。

(三)风门的应用

风门安装在主风道、副风道及巷道连接处,井下作业时通过对风门开启的大小进行调节可以控制通风系统的风量、方向。对风门的合适控制提高了对井下通风的调控精细度,使得井下空气流动效果提升,达到最优的通风效果。例如井下作业的区域进行加强通风时,可以将风门适当打开增加通风量。需要减少通风量时可以将风门适当关闭。风门的应用可以根据井下不同区域的空气情况对通风量进行精细调控,保证通风效果,节约能源。

四、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井下通风管理存在安全培训不到位、管理设施不到位、通风系统不完善问题,针对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合理应用通风设施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主要方法,希望提高通风效率、节约能源,推动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震.煤矿井下通风管理及通风设施应用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1,41(21):54-55.

[2]张喜.煤矿井下通风管理及通风设施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05):63-64.

[3]白羽.煤矿井下通风管理及通风设施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40(08):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