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研究
毕丰雄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 甘肃民勤 733399
引言:
当代教育信息化浪潮推动着传统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多媒体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的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政治课程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着培养学生政治认同与理性精神,以及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的重要使命 [1]。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科学整合不仅关系到政治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更直接影响着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质量与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深入探讨高中政治课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多媒体资源对高中政治教学的价值
多媒体资源为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与显著的价值提升,传统政治课程常因理论性强而显得抽象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并且理解困难,多媒体资源通过图像及视频等多种感官刺激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抽象的政治概念与理论转化为直观可感的内容 [2]。学生能够通过时政视频了解国家大政方针,通过动画演示理解政府运行机制,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法律原理应用,多媒体资源不仅提升了政治课堂的生动性与感染力并且有效促进了学生政治认同与法治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此外多媒体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使政治教育真正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
二、高中政治课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高中政治课中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指教师根据政治学科特点与教学目标,科学选择与合理配置各类多媒体资源,使其与传统教学手段协调配合并发挥最大教学效益的过程。
(一)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必须满足目标导向性这一核心要求,教师在选择与配置多媒体资源时需要紧紧围绕政治课程标准与具体教学目标,确保每一种媒体形式的使用都服务于明确的教学目的,同时整合过程要体现适切性要求,既要考虑多媒体资源内容与政治学科知识的匹配度又要关注资源呈现方式与学生认知水平的适应性。系统性要求强调各类媒体资源之间必须形成有机整体,避免资源使用的碎片化与随意性,因此需要统筹规划课前课中及课后各个环节的资源配置。实效性要求则要求整合后的多媒体资源能够真正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政治素养发展并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些基本要求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的质量标准与操作指南。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确保所选择的多媒体内容具有准确性与权威性,特别是涉及党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资源必须来源可靠并且观点正确,适用性原则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媒体形式,避免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的资源影响教学效果。协调性原则强调多种媒体资源在功能上要相互补充而不是重复,在时间安排上要合理分配避免喧宾夺主,需要精心设计各类资源的使用时机与呈现方式。经济性原则要求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追求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既要考虑多媒体设备与技术成本又要关注教师准备时间与学生认知负荷的合理性,这些原则为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并且有助于提升整合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三、高中政治课中多媒体教学资源有效整合的实践路径
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多媒体资源整合需要从体系构建与模式创新两个维度协同推进,教师应当建立覆盖课程全过程的资源配置框架,同时探索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整合方式,从而形成系统化与多样化并举的实践格局。
(一)构建多层次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体系
政治课教学中多媒体资源整合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由整体到局部的层次递进逻辑,形成课程层面及单元层面与课时层面相互衔接的立体化架构,课程层面的整合体系要求教师基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统筹规划必修四个模块的多媒体资源配置,建立涵盖理论阐释及实践体验等多种功能的资源库,确保资源供给与课程需求的全面对接。单元层面的整合体系则需要围绕每个教学单元的主题线索与核心概念,精选能够支撑单元目标达成的关键资源,构建单元内部各课时之间资源使用的连贯性与递进性,课时层面的整合体系更加注重具体教学环节中多媒体资源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追求课堂教学过程中资源配置的精准性与实效性。
以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例,教师在课程层面需要收集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纪录片资料,展现市场机制作用的动画演示以及体现政府宏观调控成效的数据图表等多类型资源,在单元层面要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这一核心概念整合相关的视频案例与图文材料,而在具体课时教学中则要根据学生认知进程合理安排这些资源的呈现时机与使用方式,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政治理论教学的有机统一。
(二)建立多元化的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模式
政治课教学中多元化的多媒体资源整合模式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与适应性,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与学生学习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策略,情境创设型整合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营造真实的政治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抽象的政治概念与原理,这种模式特别适用于涉及公民权利义务与政府职能运行等贴近社会现实的教学内容 [3]。问题探究型整合模式以政治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中心,运用多媒体资源提供多角度的信息支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深化对政治理论的理解与认识。案例分析型整合模式选择典型的政治现象与事件作为载体,整合图片与视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进行全方位展示与深度剖析,帮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把握政治理论的实践价值与指导意义。
以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型整合模式,运用全国人大会议现场视频与代表履职纪实片段等多媒体资源创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情境,让学生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过程与民主价值,同时结合问题探究型整合模式,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核心问题,整合相关的政策文件及专家访谈等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与特点,从而实现政治认同与理性精神等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结语
多媒体教学资源在高中政治课中的有效整合代表着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新时代政治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构建科学的整合体系与创新多元化的整合模式,政治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育优势,有效破解传统政治教学中的现实困境,显著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与综合能力。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继续深化对多媒体教学资源整合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整合路径与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门权乘.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研究[J]. 中国新通信,2025, 27 (07): 233-235.
[2] 黄凤凤. 运用多媒体,提高政治学习效果[J]. 中学政史地( 高中文综),2024, (11): 17-18.
[3]李芮.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效果评估[J]. 高考,2024, (08): 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