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作者

邱晓琴

武夷山市新丰小学 福建南平 354300

前言: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承担着语言文字教学的任务,更肩负着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在五年级这个关键的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步成熟,具备了一定的思考深度与广度,因此,是开展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良好时机。然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仍是当前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难题。

一、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识别和评估论点的能力、判断逻辑合理性的能力、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批判性思维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思维方式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及时引导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将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批判性思维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它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在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和形成自我认知的重要时期。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正确评价和使用信息,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深度和广度。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还能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独立解决问题并进行创造性思考。其次,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语文学科本质上是一门以语言为载体的学科,而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分析和表达。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在阅读和理解文本时,也能更加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还能增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沟通能力。

二、在作业设计中融入批判性思维的策略与实践

(一)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多角度思考

在作业设计中设置开放性问题,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策略之一。开放性问题通常没有唯一正确答案,能够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和评价。例如,在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问题:“你认为威尼斯这种水上交通对城市生活有哪些影响?”通过这些问题,学生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还需要思考威尼斯特有的水上交通系统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评价这一交通模式的优缺点。学生可以从环境保护、交通便利性、城市特色等多个角度进行讨论,这种开放式思维训练能有效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结合口语交际活动,促进思维碰撞与反思

口语交际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表达和交流的平台,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实践途径。例如,在“我是小小讲解员”这个课后活动中,学生需要为某一景点或历史遗址进行讲解。这一活动不仅要求学生搜集信息、整理思路,还要根据观众的需求调整讲解内容和方式。在设计这一活动的作业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敦煌莫高窟等,也可以选择自己地区周围的一些古建筑等等。通过对这些文化遗产的背景、历史价值和保护现状的讲解,引导他们思考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

 

学生在完成“小小解说员”作业之后,通过自评互评这样的作业形式鼓励学生在表达中反思讲解的目的和方法,激发他们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进行深度思考,并在同伴讨论中碰撞出新的观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辨别观点的能力以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三)融入实际生活问题,增强批判性思维的现实应用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语文作业内容应对接生活,在作业设计中将批判性思维与实际生活问题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深度。如在学完本单元后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可以将国家公园 1 号风景道和武夷山文化遗产进行资源整合,勾连社会热点,巧妙联结课堂内外,将口语交际与真实生活相结合。首先,学生根据“古城、古镇、古村 ”文化遗产寻根之旅研学活动,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信息,选择探访的景点;再沿着“环带 ”多渠道、多角度去搜集、筛选资料;最后,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资料,列出讲解提纲。这样的作业不仅增强批判性思维的现实应用,还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潜移默化地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

 

在“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写作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遗产。在设计作业时,可以设置“你认为在保护文化遗产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与现代化建设的冲突?”这样的现实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例如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平衡、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等。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现状,并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课文中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关注社会问题、主动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及促进者,通过观察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反馈,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培养自身的能力。这种将批判性思维融入现实问题的策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他们在学习中逐步形成独立的思考习惯。

(四)以跨学科实践为主,培养多元思维发展

小学跨学科作业由基础学科和拓展学科组成,各学科的元素和学科素养不断交融,能提升学生思维的综合运用能力。如在设计《乡村四月》作业时,融合多媒介、多学科进行展示分享,有助于学科间思维方式的整合,培养学生多元思维发展。

 

总结:

在五年级语文教学中,通过科学的单元作业设计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充满挑战但又极具价值的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作业设计的不足,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后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以更好地在语文课堂中实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田丽 . 批判性思维视域下的作业设计——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 [J]. 江西教育 , 2022(43).

[3] 梁悦秋 . 运用批判性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J]. 成才之路 ,2021(9):1.

[4] 王东明. 单元统整视域下作业设计探索[J]. 小学语文教学,202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