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探究

作者

杨军

淮北市太阳城学校 235000

引言

作文教学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部分,它关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发展状况,但是,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还存在着学生缺乏兴趣、写作模式固化、评价手段单一等现象,这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改进,所以,探寻科学有效的作文教学办法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从核心理念、教学方法和实施路径三个层面展开研究,试图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通过改良课堂教学、充实课外活动、改善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塑造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达成写作能力的稳步提升,本研究希望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推动作文教学的创新发展。

1 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1.1 小学作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探讨

小学作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基础,要求学生能正确、连贯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思维能力是核心,写作需要逻辑分析、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的参与;创造力是提高点,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现自我,打破模式。作文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愿意表达,擅长表达,通过写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审美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所以作文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既要有写作技能,又要有多方面的能力。

1.2 小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小学作文教学要遵循兴趣优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基本原则。兴趣优先就是说教学要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首要任务,不能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厌学情绪;循序渐进就是要让写作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训练的要求;因材施教就是要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同时作文教学还要坚持生活化原则,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不能脱离实际进行写作,要遵循鼓励性原则,多给学生正面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这些都是小学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原则,这些原则共同组成了小学作文教学的科学框架,使小学作文教学更具有合理性。

2 小学作文教学的核心方法

2.1 激发写作兴趣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提升作文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可借助创设情境、丰富题材、提倡自由表达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创设情境就是运用多媒体,故事导入等方法,营造出一种生动的写作氛围,从而让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丰富题材则是指教师要给出多种多样的写作主题,防止只有一种命题束缚学生的思维。而且,要提倡自由表达,激发兴趣,教师不要对写作形式做出硬性规定,可以任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日记,童话,书信等等,让写作成为情感的自然宣泄,还可以通过展示优秀习作,举办写作分享会之类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巩固写作兴趣。

2.2 培养写作习惯的策略

良好的写作习惯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保障,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通过日常练笔、阅读积累、写作计划等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日常练笔是最基本的方式,可以坚持写日记、周记等,让学生把写作当作一种日常活动;阅读积累是读写结合,大量阅读可以丰富语言储备,为写作提供素材和灵感。而且,制定写作计划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律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短期与长期的写作目标,例如每周写一篇习作、每月写一个小故事等,并且定期检查督促学生执行,习惯的形成需要时间,教师要耐心引导,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自觉性。

3 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施路径探索

3.1 课堂写作教学的优化

课堂是作文教学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是提升写作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重视写作过程的指导,而不是只看重最后的结果,在写作之前,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方法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语言和结构上的支持,避免学生陷入表达困境。互动式教学可增添课堂活力,教师可安排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修改之类活动,促使学生在交流中拓展思维,改进写作水平,课堂写作教学要重视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薄弱之处给予个性化的意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3.2 课外写作活动的设计

课外写作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能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教师可开展主题征文、故事创作、校园小记者等活动,让学生置身真实情境中练习写作,此类活动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锻炼其观察力与创造力。而且家校合作对课外写作亦有很大助力,老师可推动家长介入孩子的写作进程,一起写作,家庭故事会之类的形式,制造良好的家庭写作氛围,课外设计活动务必注重趣味性和操作性,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锻炼写作技能。

3.3 写作评价与反馈的优化改进

科学的评价与反馈对于作文教学而言十分重要,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单一的打分方式,采取多种评价手段,比如自评,互评,教师评语等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体现学生写作的进步状况,评价标准也要多元化,既要看重语言表达是否准确,也要看重内容是否有新意,情感是否真挚。反馈环节要注重鼓励性与指导性,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正面鼓励,提升学生的写作信心,还要就具体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帮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创建写作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写作历程,有益于学生看见自身的进步,从而加强持续写作的动力。

结语

小学作文教学是系统工程,教师要从理念、方法、实施路径三方面科学设计。本文论述了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的方法,从课堂、课外、反馈三个层面构建实施路径。未来作文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尝试更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让写作成为学生表达自我、发展思维的工具。希望本研究能给小学语文教师一些启示,促进作文教学不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甘雪梅 .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 [N]. 贵港日报 ,2024-08-22(003).

[2] 孔冉 .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3,(17):58-60.

[3] 管桂梅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研究 [J]. 天天爱科学 ( 教育前沿 ),2023,(10):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