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方法分析

作者

王英桂

陕西省镇安中学 陕西商洛 711500

高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学科,其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学术道路与综合素养。然而,当前教学实践中,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理论与实际脱节等问题。本文将从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生互动及利用信息技术四个方面入手,结合具体例子,详细阐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注重知识衔接,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小学、初中的教学内容 , 注重知识衔接 , 精选教学内容,确保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注重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避免过于深奥或浅显的内容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例如,在讲授三角函数定义时 , 初中已学习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 在高中单位圆中定义任意角三角函数时 , 我们先在第一象限以原点为顶点 , 以 x 轴非负半轴为始边逆时针旋转 30 、 450 、 60 ,让学生发现这些角的三角函数值与终边和单位的交点坐标之间的关系 , 进一步引出坐标与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 再将终边落在第二、第三、第四象限 , 由已知到未知 , 由特殊到一般 , 有具体到抽象 , 学生就很容易接受 , 不仅使抽象的函数概念变得直观易懂,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 一) 建立数学情境教学模式。创建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李吉林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通过创设探究的情境,让儿童快乐地伴随着形象,积极进行逻辑推理活动,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把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启迪儿童的数学智慧。”可见,数学情境的创设与实施也是不可或缺的,是数学课堂教学高效的基本保障。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例如,在讲授指数函数时,我们引入细胞分裂的例子,将细胞分裂的次数用 x 表示,细胞的数量用 y 表示,经过多次分裂,发现 x 与 y 的变化规律,列出函数解析式;通过列表、描点、画图,得到函数y=2x 图像,由图的变化抽象出数的变化规律,归纳出指数函数的概念。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和自信地实施数学情境教学,从数学情境出发,将教学生活、现实生活、理想生活融为一体,回归到数学教学本真上来,让学生在一种自然而又真切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获取数学知识。

(二)实施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假设、实验、验证等步骤,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寻找规律”的探究活动。首先,给出几个等差数列的实例,如1, 3, 5, 7, ... 和6, 4,2,0,...,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找出这些数列的共同特征。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描述等差数列的定义,发现公差d 的取值范围,每一项数的特点,这也为以后学习等比数列做好铺垫;最后,通过验证和推理,师生共同总结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这种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强化师生互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一)增加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学生经常会忘记条件,我们可以通过一道练习题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让学生结合基本不等式分析、讨论,最终发现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的真正含义,这种互动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关注个体差异。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策略。提问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任务;课后作业的设置也采用分层布置,让每位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我价值的存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四、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教师可以通过制作 PPT、动画、视频、作图软件等多媒体素材来辅助教学,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例如,对数函数的学习,我们可以类比指数函数的学习,利用 Geogebra 软件在同一坐标系下作出函数 的图象,取点发现坐标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三个函数之间的关系就很清楚了。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习题练习,拓宽他们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

(二)在线教学平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在线教学平台被应用于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后辅导和答疑服务。例如,某高中数学教师利用某知名在线教学平台,定期发布课后习题和讲解视频。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完成习题并提交答案,系统会即时给出反馈和解析。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向教师提问或参与讨论区与其他同学交流心得。这种在线教学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难点所在,为精准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结束语

在“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学科,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多种方法,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师生互动、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旨在构建一个高效、互动、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戚绪敏. 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研究: 高考·教学 管 理 2023(10 月上旬 ) ;

[2] 张定强,张元媛,王 彤. 数学情境教学:理解现状与增润课堂: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第5 期)

[3] 陈方圆 . 以效为先 , 以质为首———立足高效课堂探寻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调整方向:《数理天地》高中版2023(1 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