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地理情境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究
王智能
中卫市第一中学 755000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广泛的知识内容和复杂的概念体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面临着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课本知识讲述为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地理教学研究的热点。
一、情境教学与地理核心素养
在地理学科中,情境教学的展开要基于真实的地理区域,教师不仅要创设地理情境,还要注意在情境创设中融入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基于相关材料,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在探究地理情境的过程中学习区域、了解区域、探究区域,进而提高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 ; 通过在真实区域中探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来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 通过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真实地理问题来提升地理实践力 ; 通过探究真实区域中不断变化的人地关系来感知人地协调观。因此,地理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需要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场景,完成知识性教学,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探究,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实现学生在地理学科思维、能力、方法以及品格等方面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情境课堂的建构
(一)创设真实情境,提高区域认知能力
人们往往是从“空间—区域”的角度来认识地理环境。区域认知旨在培养学生能从不同的类型和不同的空间尺度认识区域,从区域的角度认识自然环境、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能进行区域内部的整体性分析、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并能基于区域间的差异来分析由此引发的区域关联。在本节课教学中,老师在导入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处理 : 教师展示易拉罐,并提问易拉罐的制作原材料。铝土制品易拉罐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这一导入有利于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我国是世界第一铝土矿资源消耗国,但我国铝土矿资源面临严重不足的现状,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中国将铝土矿资源开发的视线转向非洲的几内亚。真实的国情资源和由此展开的国际合作,有助于学生理解由区域差异带来的区域关联。在本节课教学中,选取具体案例“津达海”号货轮从中国烟台港出发前往非洲几内亚进口铝土矿,创设教学情境。这一处理不仅向学生普及了我国铝土资源现状、渗透了资源安全意识,真实的国情和资源忧患意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过程中呈现我国铝土资源进口路线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区域关联能力。在具体教学中,通过展示中国烟台港、几内亚、非洲南部的地理位置示意图以及知识拓展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位置图,促进了学生对区域位置的认识与了解,提升了学生在区域认知方面的地理素养。
(二)参与情境活动,提升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旨在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工具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尝试解决真实地理问题的能力。较高的地理实践力往往对应较强的行动意识和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地理绘图、实地考察、地理实验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地理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学生通过在实践中感知人地关系、领悟人地和谐,进而提高社会责任感。在本节课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老师进行了如下处理:呈现真实案例,创设学习情境,“津达海”号货轮在经过马达加斯加岛南端向非洲南部航行时,采用了新航行路线,航线更改后,虽然里程增加了约 10 海里,但是时间减少了 10 个小时左右。基于以上材料,创设情境活动 : 第一,分析里程增加、时间缩短的原因 ; 第二,小组探究讨论,利用世界洋流表层分布规律,学生分小组组内讨论新航线可能采取的线路,完成新航线线路绘制示意图,并进行示意图的组间分享与介绍。真实的航线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情境探究的主体意识,绘制航线示意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三)探究情境问题,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综合性,综合思维是认识地理环境的基础。综合思 维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能系统地、全面地、动态地认识地理环境,分析地理现象, 辩证地看待人地关系,进而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需要 学生开拓思维。真实的问题情境和小组讨论、观点分享、头脑风暴都有助于提 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津达海”号货轮航线经过的 地理位置构建教学情境的子情境,并呈现相关材料,通过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 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例如,针对洋流带来的影响,教师呈现情境 材料,“津达海”号货轮沿着航线前进时,在南非西海岸伊丽莎白到开普敦之间, 会遇到大面积的海雾。那么海雾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 洋流与海雾的形成又有什 么关系 ? 又如,“津达海”号货轮沿着新航线前进时,6 月在南非东海岸线附近, 船员看见洋面上有一群数量巨大的沙丁鱼聚拢在一起,并自南向北沿着南非的 东海岸线进行迁徙……迁移鱼群约长 7 千米、宽 2 千米。那么沙丁鱼的生存条 件是什么 ? 规模庞大的沙丁鱼群又与洋流有什么关系 ? 通过呈现相关材料,引 导学生小组就问题链进行讨论,通过组内小组成员交换想法,组间小组观点互 补,学生间进行了思维的碰撞,进一步拓展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教学旨在培养能辩证认识人地关系、具备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合格公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进行地理教学的抓手,情境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学科情境教学通过构建真实的地理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进行区域认知、感知人地关系、探究区域问题、解决区域问题,有助于落实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和地理实践力。
参考文献
[1] 李发中 , 王勇 . 南非东南海域航线设计及航法创新实践 [J]. 天津航海 ,2021(3).
[2] 熊志聪 . 例谈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深度教学 : 全国深度教学同课异构课堂实录及反思[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