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教育在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价值与实践路径
蓝旋
柳州市民族高中 545005
一、引言
推动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任务。现实中,普通高中存在教师职业倦怠显现、知识更新滞后于新课改新高考深化、育人能力待提升及非教学人员服务育人意识不足等瓶颈。因此,将职工教育提升至战略高度并探索务实高效的实践路径,对突破发展困境、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二、职工教育的战略价值: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职工教育绝非例行培训,而是驱动学校整体跃升的战略引擎
1. 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石:持续更新的学科知识、先进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差异化教学)及有效应对高考改革的能力,均依赖于系统化的职工教育,直接影响课堂效能与学生学业成就。
2. 稳定优化师资队伍的关键:面对工作压力与职业发展诉求,提供清晰的成长路径(如名师工作室引领、课题支持)和人文关怀,能显著增强教师归属感与成就感,降低骨干流失,吸引优秀人才。
3. 塑造积极学校文化的纽带:通过职工教育将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教职工共识与合力,形成推动发展的正向文化氛围。
4. 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保障:强化全体教职工(教学、行政、后勤)的育人意识与能力,打破职责壁垒,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协同发力,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实践路径:构建“精准赋能型”职工教育体系
1. 精准分层分类施训:
目标融合:专业知识更新、教学技能精进、师德修养与职业情怀培育并重。对象细分与策略:
新教师:实施“导师制”(学科 + 班级管理),聚焦课堂基本功与规范,助力“一年站稳讲台”。
骨干教师:设立“校级工作坊”或项目,承担示范教学、课题研究与青年教师指导,向专家型发展。
非教学人员:强化岗位技能、服务育人理念及沟通协作专项培训。
需求导向:结合问卷、课堂观察、绩效反馈及个人发展规划(IDP),精准识别需求,“按需配餐”。
2. 创新研修模式提质增效:
深化校本实践:强化教研组“微教研”,推行“问题式”集体备课(如聚焦“提升薄弱学科合格率”)、同课异构深度研讨、典型案例分析。设立校级“教学创新奖”激励实践智慧共享。
搭建多元平台:联姻高校、教科院引进专家资源;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等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空间;组织“校内名师讲堂”促进经验交流。
强化反思与实践:倡导“行动研究”,鼓励教师立足真实问题(如“课堂沉默学生激活策略”)开展“计划 - 行动 - 观察 - 反思”循环。将教学反思纳入常规考核。
3. 健全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强化组织保障:成立校长负责的“教师发展中心”,将职工教育纳入学校规划与预算重点。
创新激励制度:将职工教育参与度、实效性(教学改进、研究成果、学生反馈)作为评优、晋职、绩效的核心依据。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优秀教师研修、成果产出。
推行发展性评价: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记录过程与关键成果。采用多元评价(自评、互评、学生评、管理者评),侧重进步与改进。
营造学习文化:建设教师学习空间(如书吧),组织读书分享;大力表彰“育人楷模”、“服务标兵”、“成长之星”;利用重要节点强化职业荣誉仪式,营造乐学善研、互助共进氛围。
四、结语
职工教育是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强师工程”和“筑基工程”。学校管理者必须将其置于战略核心,摒弃短视思维,通过精准规划、体系构建、模式创新和机制保障,持续投入资源于“人”的发展。唯有切实提升教职工的专业素养、育人能力与职业幸福感,方能激活核心生产力,使学校在改革浪潮中行稳致远,有效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 .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Z].2018.
[2]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Z].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