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
陈健平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新溪小学( 第五实验小学)
小学数学新课标中,倡导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能够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并且将数学思维使用到实际现实世界问题思考场景中去,还可以用数学专用语言去进行对应事物的表达。由此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期间可以实现多维度核心素养的培育。跨学科作业设计旨在打破学科壁垒,将数学与科学、艺术、社会学等多领域知识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和深化数学知识,同时提升其他学科素养,形成综合性的解决问题能力。对于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活动而言,更应该将核心素养培育的诉求融入进去。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秉持核心素养培育诉求,设定核心素养导向的跨学科作业目标
在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目标设定环节,要懂得将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融入进去。在设计作业目标期间,要明确对应目标,围绕着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保证目标与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保持一致,尽可能地满足小学生当前的学习需求,保证跨学科作业的目标是导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例如,在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为例,教师这样设定跨学科作业的目标:
1. 数据分析观念的培育。在本章节学习期间,学生会经历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和数据判断等环节,这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意义,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数据意识。在跨学科作业目标设计期间,会融入比较不同气候环境下温度变化的案例,让学生去观察折线统计图,去分析高低温差的大小,由此让学生感受到数据的偶然性和规律性特点。
2.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师引导学生去熟悉转化、数学模型等数学思想,依靠多媒体动态演示的样式来引导,鼓励学生将条形统计图转化为折线统计图,由此可以展现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刻领悟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继而学会建模新知识。
3. 应用意识的培育。教师要求学生可以去收集整理自己一周内的体温数据,要求可以将其绘制成统计图,并且分析体温的变化特点,这样的作业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可以使用到现实问题解决和分析中去。
二、学会整合跨学科作业的内容,统筹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期间,教师需要整合跨学科作业的内容,保证可以找到不同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将这种关联与实际跨学科作业内容进行对应,由此确保实际跨学科作业设计朝着更加整体性的方向进展。比如,以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从两个角度去进行数学关键要素之间的关联:
1. 横向联系,关注知识边界的不断拓展。与语文学科的结合,会引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学生通过文字描述,去理解和解决对应的问题。在作业中教师设计了食物分配的故事,要求学生可以计算每一个小朋友分得的食物量。这样的作业中,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得以锻炼,还可以找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机会。与科学学科的结合,在作业设计中,教师会引入研究物质组成的话题,学生需要用分数去表示不同成分的比例,布置一些相关的实验报告的作业,要求学生去记录实验数据,计算各个成分的比例,由此加深对于分数概念的理解。
2. 纵向联系,关注知识理解的不断深化。与低年级知识的衔接,在分数加法和减法跨学科作业内容中,教师会设计一些之前简单的整数加法和减法的相关运算题目,在此基础上进行过渡。与高年级知识的衔接,比如,会少量添加一些分数除法和乘法的相关题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未来的深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该部分的作业往往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让学生进入到自主探索的状态,由此确保此维度的解决问题能力能够得到充分锻炼。
三、丰富跨学科作业的形式,确保学生可以培养多维度的数学素养
在跨学科作业设计期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创新作业形式,让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不断关联,据此保证数学问题情境得以构建。在此期间,还需要考虑到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学会从实践的角度,去审视跨学科的数学问题,继而确保在跨学科作业活动参与期间,实现问题解决素养的锻炼。例如,在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为例,教师会将关注点放在:
1. 设计综合实践类跨学科作业。要求学生去调查家庭消费情况,收集一周家庭不同方面的支出数据,可以是食品方面的,可以是交通方面的,可以是教育方面的,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使用扇形统计图去表示对应数据,分析家庭消费的主要方向和比例。还可以要求学生去研究环保项目,收集关于校园垃圾产生量的数据,使用扇形统计图,展示不同种类垃圾的比例。通过这样的项目,学生可以了解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且学会用数学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
2. 设计休闲益智类跨学科作业。比如教师在作业中,设计一款以扇形统计图为背景的拼图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扇形统计图的知识。将一个完整的扇形统计图分割成为若干小块,要求学生重新组合成为正确的图形。还可以设计一些逻辑推理的题目,比如根据给定的数据,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扇形统计图,给出一个不完整的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去补充完整,这样的题目,往往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3. 设计活动游戏类跨学科作业。比如要求学生组织一次班级内的角色扮演的游戏,学生可以扮演商人、消费者、环保志愿者,模拟市场环境中的交易或者宣传的场景,要求学生可以使用扇形统计图,去记录和分析自己的交易数据或者宣传效果,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以锻炼。还可以开展一场以扇形统计图为主题的知识竞赛的活动,设置多个环节,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示自己对于扇形统计图的掌握程度、应用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才能够得以发展。
4. 设计演讲表演类跨学科作业。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关于扇形统计图的主题演讲,内容可以是关于扇形统计图的定义、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场景、扇形统计图绘制过程中的感悟等,依靠这样演讲的方式,确保学生对于扇形统计知识的理解程度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将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融入跨学科作业设计中去,据此优化作业内容、作业形式,让跨学科作业活动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效能不断发挥出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正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再去进行小学数学跨学科活动的优化设计,才能够保证此模块可以最大化地发挥自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梦园 . 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J]. 教育与装备研究 ,2024,40(10):32-37.
[2] 赵 静 . 小 学 数 学 跨 学 科 作 业 设 计 与 实 践 研 究 [J]. 教 育界 ,2024,(24):128-130.
[3] 倪平 . 跨学科视角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25):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