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家校协同模式下小学生阅读品格培养的实践探索

作者

汤秋容

宁德市华侨小学 福建省宁德市 352100

一、引言

关注小学生的阅读品格培养是学校与家庭的双方责任,二者没有说谁会付出得多,谁会付出得少,这两大阵地都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活动领域。为了有效培养好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品格,文章从以下角度分析与探讨家校协同模式构建的逻辑方式,以利用好研究的机会,对小学生的阅读品格实施有效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认知以及阅读理解能力。

二、家校协同与阅读品格理论基础

(一)基于时空、角色以及资源的家校协同分析

学校与家庭一直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领域,且老师与家长的人生引导以及学习意见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与健康成长,因而抓住这两大阵地的教育工作,将对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鉴于此,基于时空、角色以及资源等方面,对家校协同模式构建进行解读。在时空协同层面,学校通过课程体系规划学生在校晨读、午间共读及课后自主阅读时间段,家庭则延伸晚间亲子阅读与周末主题阅读空间,形成不同时段的全覆盖阅读学习引导。角色协同体现为教师作为阅读策略指导者,侧重方法传授与评价反馈;家长转型为阅读习惯陪伴者,侧重兴趣激发与情感支持,二者形成教育行为互补链。资源协同方面,学校依托图书馆分级书目库提供结构化阅读资源,家庭则发挥个性化选书优势,结合智能阅读设备构建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以达到科学引导阅读的效果[1]。

(二)从习惯、审美和思维价值维度的阅读品格

对学生的阅读品格品格,既要从习惯角度,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也要注重学生的审美以及阅读思维辩证意识的培养,才能促使学生能够从阅读之中提升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即从习惯、审美和思维价值维度学生的阅读品格主要是指在习惯维度上,通过家校协同制定阅读计划,帮助学生建立定时、定量的持续性阅读行为;在审美维度上,教师通过课堂导读渗透经典文学作品的意象赏析,家庭则借助绘本插画、有声读物等媒介,引导孩子关注文学作品的韵律美与情感美;在思维价值维度上,学校依托阅读课程设计问题链,家庭通过亲子阅读形式延伸思考深度,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思维与价值判断能力。

三、家校协同模式下学生阅读品格培养实施路径

(一)以目标共建原则明确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阅读品格培养,从家校协同模式角度,明确好家校合作共建的阅读教学引导目标,以对学生的阅读展开全面、有效地教学培养。具体如下:学校老师需联合家长,依据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发展规律,制定分阶段的阅读能力学习框架。以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教学为例,低年级孩子需聚焦每日 15分钟亲子共读,中年级侧重阅读批注方法与审美感知训练,高年级则深化思辨性阅读与主题式探究能力的目标。随后通过具体的实施机制推进目标落地,即完善家校共育成效改进单,共建家校动态调整原则,结合课堂观察数据与家长反馈信息,分析学生的阅读学习情况,确保教学目标始终与学生实际阅读需求同频共振。

(二)实施家校协同常态化、主题化

阅读品格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以往的积累与培养,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与情感共鸣,使之能够持之以恒,有序完成各项阅读任务的学习与探索。鉴于此,在家校协同模式之下,应关注学生阅读品格培养的常态化与主题化,以形成一种闭环性的循环教育。即每日安排固定时段的家庭阅读时间,学校通过数字化平台推送阅读任务并监督家长完成的情况,确保学生养成规律阅读习惯;同时,家长需配合营造家庭阅读环境,如设置专属阅读角落,从而形成无缝衔接的日常培养体系。主题化教育培养则强调围绕特定文化或教育主题的阅读,即教师可设计主题阅读单元,以“传统文化主题”为例,家长引导孩子赏析古诗词韵律。通过常态化机制保证持续性,主题化形式激发学生的多元参与,从而实现学生阅读品格的有效培养 [2]。

(三)从多元主体评价落实家校协同

针对小学生的阅读性格特点,家校协同阅读模式还应学会从多元主体教学的角度,对学生的阅读学习展开全面、有效地培养。即通过构建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形成多维度、动态化的阅读学习闭环,以科学评估学生的阅读品格的养成效果。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负责课堂观察与过程性评价,如记录学生阅读习惯的稳定性、审美鉴赏的深度;家长依托家庭阅读日志,定期反馈孩子在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自我评价,通过反思性阅读来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成长感悟,从而确保学生阅读品格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家校协同模式之下,组织与开展小学生阅读评培养活动,以利用好学生的阅读好奇心与求知欲,对学生的阅读学习展开有效培养,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方式,进而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学习品格。

参考文献:

[1] 李茂芳 . 家校协同 , 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J]. 文教资料 ,2025,4(10):129-130.

[2] 李守宁 . 家校协同培养小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路径探究 [J]. 小作家选刊 , 2025,4(3):54-57.

姓名: (1984.05)性别: 女 民族: 汉 籍贯: 福建宁德职务/ 职称[ 小学一级教师 学历: 本科 研究方向: 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