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能效评估
徐丹
云南省烟草公司普洱市公司景谷县分公司 云南省普洱市 665000
引言
烟田废弃物以烟杆、残次烟叶为主要构成,若随意丢弃或处理失当,不仅导致大量可利用资源闲置浪费,更会通过污染土壤、水源等方式破坏生态环境。推进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是烟草产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而对其开展系统的能效评估,能够精准识别利用过程中的优势与短板,为优化利用模式、提升资源转化效率提供科学依据,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1 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现状
1.1 主要利用方式
烟田废弃物常见的循环利用方式有多种。一是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将烟杆等废弃物通过破碎、发酵、热解等技术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生物柴油等能源。二是肥料化利用,把烟田废弃物经过堆肥等处理后制成有机肥料,还田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三是基料化利用,利用烟杆等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基料,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 [1]。
1.2 利用成效与问题
目前,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了一定成效。部分地区通过能源化利用缓解了农村能源短缺问题,肥料化利用提高了土壤质量,基料化利用增加了农民收入。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源化利用技术尚不成熟,转化效率不高;肥料化利用过程中存在发酵时间长、养分损失等问题;基料化利用的规模较小,产业化程度低。
2 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能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2.1 指标选取原则
指标选取需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代表性原则。科学性要求指标能够准确反映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能效特征;系统性强调指标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全面涵盖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可操作性指指标数据易于获取和测量;代表性则确保指标能够突出关键因素。
2.2 具体指标
2.2.1 资源利用指标
资源利用指标聚焦于烟田废弃物的回收与转化效果,核心包括废弃物收集率和资源转化率。废弃物收集率直观体现对烟田各类废弃物的回收覆盖程度,反映出对可循环资源的重视程度与回收体系的完善性。资源转化率则用于衡量废弃物通过不同处理方式转化为各类有用产品的成效,是评估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的关键标尺,直接关乎废弃物能否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2.2.2 能源效益指标
能源效益指标主要通过能源产出率和能源自给率来体现。能源产出率用于评估在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过程中,单位废弃物所能转化生成的能源总量,是衡量能源化利用效率的重要依据。能源自给率则反映出通过废弃物转化所产生的能源,在满足自身能源需求方面所占的比例,体现了循环利用模式在能源自给方面的贡献。
2.2.3 环境效益指标
环境效益指标着重关注循环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涵盖污染物减排量和土壤质量改善指标等。污染物减排量体现了通过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成效,是衡量生态保护贡献的重要方面。土壤质量改善指标可通过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等关键参数的变化来反映,直观展现循环利用对烟田土壤生态修复的作用。
2.2.4 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主要包括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和利润等,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评估循环利用项目经济可行性的核心要素。生产成本反映项目投入情况,销售收入体现产品市场价值,利润则直接反映项目的盈利水平,三者结合可全面判断循环利用模式的经济可持续性。
3 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能效评估方法及结果分析
3.1 评估方法
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能效进行综合评估。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不同层次,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处理评估中的模糊信息,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收集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废弃物收集量、能源产量、生产成本等。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去除异常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评估结果分析
通过评估得出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综合能效得分。对各指标得分进行分析,找出优势指标和薄弱环节。例如,如果资源利用指标得分较高,说明在废弃物收集和转化方面表现较好;若环境效益指标得分较低,则需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3.5 提高能效的策略
3.5.1 技术创新
以技术突破为核心驱动力,加大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投入,聚焦能源转化效率提升、肥料发酵周期缩短及基料化利用规模拓展三大方向。例如,联合科研机构攻关新型微生物发酵技术,通过筛选高效降解菌株,配合智能化温控发酵设备,在提升废弃物分解速度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有机质等养分;开发模块化能源转化装置,优化燃烧、气化等工艺参数,提高单位废弃物的能源产出率。同时,推动技术成果的中试与转化,建立示范基地验证新技术的实用性,为规模化应用提供成熟方案 [2]。
3.5.2 产业整合
构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产业链,强化各利用环节的衔接协同。比如,将能源化利用产生的废渣、灰分作为优质原料输送至肥料生产环节,通过二次加工制成有机复合肥,实现资源的梯级增值;打通田间收集、集中处理、产品销售等链条,建立统一的物流配送体系,降低各环节的运输与仓储成本。此外,培育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升级,通过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推动循环利用从分散化、小型化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型。
3.5.3 政策支持
构建“激励 + 监管”的政策保障体系,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热情。政府可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技术研发项目给予补贴,对购置环保设备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将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纳入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给予用地、信贷等配套支持。同时,建立全流程监管机制,制定废弃物处理标准与排放限值,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处理过程,确保环保要求落到实处,避免二次污染。
3.5.4 宣传教育
以意识提升推动行为转变,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宣传教育活动。针对农民群体,通过田间课堂、示范户带动等方式,讲解废弃物随意丢弃的危害及循环利用的经济收益,发放简易处理技术手册;面向企业员工,组织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解读行业标准与先进案例。利用短视频、乡村广播等接地气的载体,普及“绿色种植、循环发展”理念,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3]。
结束语
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对于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科学的能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合理的评估方法对其进行评估,能够全面了解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评估结果提出的技术创新、产业整合、政策支持和宣传教育等策略,有助于提高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能效,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评估方法和循环利用模式,推动烟田废弃物循环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饶月 , 刘芮 , 杨飞 , 等 . 烟秆和木屑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J]. 可再生能源 ,2019,37(05):650-655.
[2]罗君 , 廖希希 , 洪新春 , 等 . 烟草商业企业的卷烟营销数字化转型策略与深度思考 [J]. 商场现代化 ,2025,(04):64-67.
[3]郑会敏 , 高开报 , 李森 , 等 .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路径探讨 [J]. 山东农机化 ,2025,(0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