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关于如何做好国企巡视巡察工作的思考

作者

时鹏飞

大唐西藏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一、巡视巡察的政本质与意义

(一)巡视巡察是什么

巡视巡察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本质上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巡视是由党中央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派出巡视组,对中管单位、省级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开展监督,而巡察是巡视对基层的延申,其本质同样是政治监督,这一点,巡视巡察没有区别,而其核心是在于聚焦被巡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立场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通过严明政治纪律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并非业务检查或一般性工作督查。巡视巡察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途径,而巡视巡察的目的方针也是在于通过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这和我们党的初心使命也是一致的。

(二)巡视巡察与业务检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国企巡视巡察和业务检查其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巡视巡察突出的方向是政治方面,也就是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面的落实情况,具体也会体现在业务方面。

对企业党组织及党员而言,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大政方针、彰显政治站位并非依据空话套话。一方面,被巡单位的党组织工作是检查的重点内容,检查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是否到位;另一方面,如果被巡党组织对执行党中央决策存在打折扣行为,那么一定在业务上有所体现。这也是巡视巡察的着力点,即透过业务问题查看其所在党组织的政治问题。所以,在从事巡视巡察工作时除了要有在党务党建思政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外,还必须要有专业的业务人员对被巡单位的业务工作进行检查,才能便于发现另一个层面的问题。

二、现存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思考

(一)把巡视巡察与业务检查混为一谈

上面讲到,国有企业巡视巡察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但是在实际开展巡察工作时总是难以避免个别组员无法明确界定之间的区别,本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想法,一股脑的把问题都写在底稿上,简单把问题表象作为问题本质,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人员上出发。

因此,在抽调人员组成巡视巡察组时要充分考虑组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同时也要考虑专业素养、业务能力,要明确业务问题与政治问题之间的关联与差异,不能仅以业务论政治,要把党的思想理论与经济业务相关联,把业务落实情况体现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其问题不在于经济业务没做好,而在于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有不足。

(二)无法从业务中提取政治属性问题

巡视巡察的底稿是形成报告的有力支撑,而报告是巡视巡察工作的最终成果。一个标准、规范、有成效的巡视巡察工作一定会在报告上得以体现,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在巡视巡察联络员、副组长、组长人选上下功夫,这三个角色的政治理论素养、文笔掌控能力、对业务的把控能力等将会影响到巡视巡察工作的质量。报告的起草人要具备强大的逻辑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文字艺术能力,要善于从繁杂的底稿中、谈话记录中、民主测评意见中梳理中一条清晰的脉络,依托这些内容形成报告的初步框架并逐步完善,要对报告的文字、符号、用词细细斟酌,确保问题描述准、问题定性准,切不可出现模棱两可的状况。

三、如何提升发现巡视巡察问题线索的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开展巡视巡察工作既要看思政工作,又要看业务情况,所以,在抽调巡视巡察组的组员时就必须综合考虑政治和业务两方面,既要政治站位高、思想素质硬,又要业务能力强。

一是要聚焦被巡单位的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深入了解被巡对象是否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是否及时学习了解党中央各类会议精神,在政治站位上是否时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否存在阳奉阴违等情况。是否存在党组织活动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发展党员工作的及时性、党员队伍的纯洁性等。

二是要聚焦巡单位的作风建设情况开展检查。要了解被巡单位的日常工作和干部作风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和享乐主义,广泛深入开展巡视谈话,从职工群众的谈话中揪出反响大、性质劣的问题,再通过其他方面的检查事实加以印证,比如公务用车方面存在公车私用、私车公养,公务招待过频过繁,已完全超过正常的业务往来,或者存在不吃公函吃老板等问题。

三是要聚焦经济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经济业务是企业最为突出的内容,也是作风问题容易依附的,要深入检查被巡单位招标采购、工程建设方面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以权谋私,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一双犀利的眼睛,能够透过日常的经济业务发现其中的猫腻。这也同样需要锤炼出过硬的业务水平,因此,巡视组的成员也要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在违法违规手段不断更新的情况下保持清醒,保持正心正行的基础上,及时掌握层出不穷的掩盖手段,做到更了解漏洞和缺陷,才能把更高质量的发现问题线索。

四是要锤炼“捕风捉影”的意识。巡视巡察干部要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察觉异常,从言谈举止中发现线索,甚至要掌握很多市场品牌商品的标识、价格等,以“火眼金睛”识别问题所在,于细微之中辨真伪,并沿着线索追查,确保证据链充分完整。在制定谈话提纲时要深入分析被巡单位的特点特性、人员组成等情况,把一些想要了解的信息巧妙的设计在谈话问题中,既做到让谈话对象放下戒备坦诚相待,有做到问题真实不拐弯抹角,让谈话成为发现问题线索的重要途径,在谈话对象的言辞中捕捉线索,并在后续的调查中予以证据支撑。

结束语:

巡视巡察是政治监督利器,要充分发挥好其作用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持续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梯队,才能在组建巡视巡察工作组时做到精准发现问题、靶向施治,做到真巡视、真巡察、查真问题、找真原因、真问责、真亮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保证。

参考文献:

[1] 吴燕 . 提升国有企业巡察工作质效的思考与实践 [J]. 办公室业务 ,2024(14):47-49.

[2] 谢丽伟 . 国有企业如何切实提升巡视巡察质效 [J]. 企业文明 ,2022(9):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