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种植技术协调发展
吴杨
理县农业农村水利和科技局 四川省阿坝州理县 623100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种植技术;协调发展;现代农业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协调发展成为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农业机械化通过引入先进的机械设备,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种植技术则通过优化作物栽培、管理等环节,提高了产量与品质。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二者往往存在不协调的现象,机械化程度与种植技术需求不匹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研究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二者的关系、相互影响及协调发展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1 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关系
1.1 农业机械化对种植技术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种植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化作业的普及使得传统的种植方式逐渐被替代,种植技术需要适应机械化作业的特点。例如,机械化播种要求种子大小均匀、发芽率高,这推动了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同时,机械化施肥、喷药等作业要求肥料、农药的配方与施用方式更加精准,促进了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此外,机械化收获要求作物品种具有适宜机械化收获的特性,如抗倒伏、成熟期一致等,这推动了作物育种技术的进步。
1.2 种植技术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
种植技术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需求。随着种植技术的进步,作物栽培方式、管理措施等不断优化,这对机械化作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精细化种植技术要求机械化作业更加精准,以适应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作业需求。此外,新型种植技术如保护性耕作、水肥一体化等,需要开发与之配套的机械设备,以满足技术实施的要求。因此,种植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创新与发展。
2 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协调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机械化作业能够大幅缩短作业时间,提高作业精度,而种植技术的优化则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二者的协调配合,能够实现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高效作业,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土地利用率。例如,机械化精准播种与精准施肥技术的结合,能够实现种子的精准定位与肥料的精准施用,提高作物出苗率与肥料利用率。
2.2 降低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
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协调发展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机械化作业能够替代大量的人工劳动,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劳动强度。而种植技术的优化则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例如,机械化植保作业能够实现农药的精准施用,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与生产成本。此外,机械化收获作业能够减少作物损失,提高收获效率,降低收获成本 [1]。
2.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协调发展能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机械化作业能够减少土壤压实、水土流失等问题,而种植技术的优化则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例如,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械化作业的结合,能够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健康。此外,水肥一体化技术与机械化作业的结合,能够实现水肥的精准施用,减少水资源浪费与化肥流失,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3 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协调发展的策略
3.1 技术集成与创新
技术集成与创新是促进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协调发展的关键。通过将机械化作业与种植技术有机结合,开发适应不同作物、不同地区的机械化种植模式,能够实现技术的最优配置。例如,开发适应保护性耕作的机械化播种、施肥、收获等设备,能够实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全程机械化作业 [2]。此外,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智能化、精准化的机械设备,能够满足精细化种植技术的作业需求,提高作业精度与效率。
3.2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是推动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技术推广。例如,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推广,促进技术的实际应用。此外,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科研机构等参与技术研发,推动技术的市场化与产业化。
3.3 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
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是促进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协调发展的基础。通过加强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人才培养,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能够推动技术的进步与应用。例如,开展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促进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3]。
3.4 加强科研与产业合作
科研与产业合作是推动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能够实现技术的快速转化与应用。例如,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研发适应新型种植技术的机械设备,能够加快技术的市场化进程。此外,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研机构、企业与农户的交流与合作,能够推动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实现技术的协同发展。
3.5 优化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匹配度
优化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匹配度是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分析不同地区、作物的机械化需求与种植技术特点,制定适配的作业方案,可实现最优匹配。如结合各地土壤、气候,开发适配作物的机械装备,提升作业效率与效果。同时优化种植技术以适应机械化,增强其适应性,推动二者协同发展。
3.6 推动智能化与精准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与精准化技术的应用是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引入智能化、精准化技术,能够提高机械化作业的精度与效率,满足精细化种植技术的作业需求。例如,开发智能化植保设备,能够实现农药的精准施用,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此外,通过引入精准化播种、施肥等技术,能够实现种子的精准定位与肥料的精准施用,提高作物出苗率与肥料利用率。
3.7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能够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推动国内技术的进步。例如,学习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能够为国内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此外,通过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技术研发与推广,能够提升国内技术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技术的全球化发展。
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协调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技术集成与创新、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与技术推广等措施,能够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智能化、精准化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与种植技术的协调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马鹏 , 刘佃学 , 吴清芳 , 等 . 植保无人机在小麦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农业工程技术 ,2023,43(35):71-72.
[2]郑百刚 . 双辽市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情况调研 [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8,(11):35.
[3]王 军 琴 . 农 业 机 械 技 术 推 广 问 题 及 对 策 探 讨 [J]. 南 方 农机 ,2021,52(01): 64-6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