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与新能源场站风功率预测
付磊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1 现货与新能源场站风功率预测的意义
1.1 提升电力市场交易竞争力
在电力现货市场环境下,准确的风功率预测能帮助新能源场站更精准地参与电力交易。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风功率预测可以提前预估发电功率,使场站能够合理制定交易策略。例如,当预测到未来一段时间风功率较高时,场站可以在市场上提前出售更多电量,争取更有利的交易价格,从而提升自身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增加经济收益。
1.2 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风电场大规模接入电网后,其功率的大幅波动会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挑战。通过对风功率的准确预测,电网调度部门可以提前做好电力平衡的安排。当预测到风功率将大幅下降时,调度部门可以提前安排其他电源(如火电、水电等)增加发电功率,以弥补风电的缺额,避免因风电功率突变导致电网频率和电压的不稳定,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1.3 促进新能源消纳
风功率预测有助于提高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准确的预测信息可以让电网更好地安排新能源发电的接入和消纳。当预测到风功率较大时,电网可以提前调整运行方式,优化输电通道的分配,将更多的风电输送到负荷中心,减少弃风现象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引导用户在风电大发时段增加用电,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
1.4 优化新能源场站运维管理
风功率预测对于新能源场站的运维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预测结果,场站可以合理安排设备的维护计划。例如,在预测到风功率较低的时段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这样既不会影响正常的发电,又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此外,预测信息还可以帮助场站提前发现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降低运维成本,提高场站的整体运营效率。
2 现货与新能源场站风功率预测的技术要点
2.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准确的数据是进行风功率预测工作的坚实基石。在数据采集这一关键环节,必须全面而细致地收集新能源场站周边区域的各类气象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风速、风向、气温、气压等多个维度,它们对于预测模型的构建至关重要。为了获取这些数据,可以利用气象站、卫星遥感等多种渠道进行综合采集。此外,还需要同步收集场站自身的运行数据,这包括风机的状态参数、发电功率等关键信息,这些数据直接反映了场站的实时运行状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收集到的数据往往存在诸多问题,如噪声干扰、缺失值等,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因此,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噪声数据,可以采用先进的滤波算法进行平滑处理,以消除不必要的干扰;对于缺失值问题,则可以根据相邻时刻的数据或者相似气象条件下的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插值补充。通过这些有效的数据预处理手段,能够显著提升数据的质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而为后续的风功率预测模型提供坚实可靠的输入基础。
2.2 模型选择与构建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数据特性的背景下,选择恰当的现货与新能源场站风功率预测模型显得尤为关键。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模型主要包括物理模型、统计模型以及机器学习模型三大类。物理模型主要依托于流体力学和气象学的理论基础,通过精细模拟大气运动的复杂过程来预测风功率。这类模型因其深厚的物理背景而具有较强的解释性和可靠性,然而,其对气象数据的精确度以及模型参数的精细设置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统计模型则是基于对大量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来构建预测模型,常见的方法有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模型的显著优势在于计算过程相对简单、易于实现,但同时也存在对数据质量的高度依赖性,数据的不完整或异常波动都可能对预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学习模型在风功率预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例如,神经网络模型凭借其强大的非线性拟合能力,能够自动从海量数据中学习到复杂的内在关系,从而实现高精度的预测。在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时,需要综合考虑模型的结构设计、参数选择以及训练数据的规模和质量,通过反复的训练和优化过程,不断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性能。
2.3 误差分析与校正
现货与新能源场站风功率预测过程中,误差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因此,系统地进行误差分析和校正显得尤为重要。误差分析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包括但不限于时间尺度上的误差分布特征、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误差变化规律等。通过对误差的细致剖析,能够深入挖掘误差产生的根源,例如模型的固有局限性、输入数据的不准确或噪声干扰等。基于误差分析的结果,可以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校正措施。例如,构建专门的误差修正模型,对初步预测结果进行实时动态校正,以减小预测误差;或者根据实际气象条件和设备运行状态,对预测模型的参数进行灵活的动态调整,以提升模型的适应性和准确性。通过持续不断的误差分析和校正工作,能够有效提升风功率预测的整体准确性和系统的可靠性,为新能源场站的优化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调度提供有力支撑。
2.4 实时监测与更新
新能源场站运行环境和气象条件不断变化,这要求风功率预测模型实时监测与及时更新。为确保预测准确性,需持续实时监控模型预测性能,若预测误差超出预设合理范围,要迅速行动,对模型进行调整优化,纠正偏差、提高准确性。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场站运行过程中新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增加,还需要定期对模型的训练数据进行更新和扩充,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模型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反映新的气象条件和运行状态,从而保持其预测能力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提升风功率预测的技术水平和预测效果,还可以积极引入和应用新的技术和方法。例如,深度学习技术可以通过构建更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捕捉到更多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特征;大数据分析技术则能够处理和分析更大规模的数据集,从中提取更有价值的信息。这些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将为风功率预测模型的优化和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推动风功率预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货与新能源场站风功率预测在提升电力市场交易竞争力、保障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和优化场站运维管理等方面作用重大。虽风功率预测技术已取得成果,涉及数据采集处理、模型构建、误差校正和实时监测等要点,但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提升,风电随机性和波动性带来的挑战不断变化。未来,需不断探索创新风功率预测技术,提高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以适应电力系统发展需求,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高效、稳定转变,为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金龙,张毅,胡思源,黄亮,翟旭京,陈伟伟 . 新能源预测精准度对电力系统影响分析 [A]2024(第二届)城市电网技术创新会议论文集 [C].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城市电网专业委员会、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城市电网专业委员会, 2024:3. .
[2] 孙小龙,李成家,李佳,张拓,温培思 . 风电场功率预测系统运行可靠性和预测精度提升的实践[J]. 东北电力技术,2021,42(04):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