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措施
杨忠亮
青竹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1
引言
建筑施工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施工环节的文明程度与规范程度,不仅直接关联着工程的最终质量和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还深刻影响着周边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正常秩序以及整个行业在社会中的形象。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作为建筑施工管理体系里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贯穿于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流程,涵盖了施工场地的合理规划、施工人员的行为约束、施工物料的规范管控、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众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工程本身的质量和进度,对施工过程中的文明程度也提出了更高标准。加强现场文明 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举措。基于此,本文结合建筑施工行 展特 场 的实际情况,对建筑施工中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期望能为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建筑施工中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意识层面
在建筑施工领域,部分企业对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认知停于表面,未理解其内在价值,将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放首位,认为文明施工管理是形式要求, 不影响工程核心目标。此观念使企业不愿在文明施工管理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管理缺乏支持。而且, 些企业管理层不重视文明施工管理,未纳入战略规划,未营造重视氛围,施工人员受影响难形成自觉意识,管理工作难以推进。
(二)管理执行层面
不少建筑施工企业虽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制度,但执行难落实。一方面,部分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弱,监督不力,对违规行为处理轻,制度失约束力;另一方面,施工人员对制度认知不足,缺乏执行自觉性,为图方便、赶进度常违规,影响现场环境秩序,带来安全隐患。
(三)外部环境适应层面
城市化使建筑施工项目多在人口密集城区,施工噪音、粉尘易引发周边居民不满和纠纷。部分施工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压力缺乏有效策略,未建立与居民沟通机制,处理污染问题仅采取简单临时措施,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损害企业社会形象。
二、建筑施工中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建筑施工主体,施工人员安全健康是工程前提。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应以人为本,将其权益放首位。施工场地规划布置要考虑人员工作生活需求,提供安全舒适环境。如合理设置办公生活区、配备生活设施。同时,尊重人员权利,建立奖惩机制,激发积极性。关心保障权益,让人员自觉遵守规定。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建筑施工影响周边生态,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满足当前需求时不损害后代利益。施工企业要树立环保意识,施工全程融入环保理念。选材料优先用环保节能的,减少资源消耗。施工中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破坏,注重周边生态保护。实施可持续措施,实现施工与环境和谐,为行业长远发展奠基。
(三)系统性原则
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是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各环节和参与方。管理要遵循系统性原则,从整体统筹协调。施工企业要建完善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有序。施工前制定全面方案,合理安排各方面;施工中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及时解决问题;施工后总结评估,为后续工程提供经验。系统性管理形成合力,提高整体效果。
(四)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是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基本要求,基于规范的管理才有效稳定。管理要严格遵循法规、标准和规范,确保行为有法可依。施工企业结合实际制定内部制度和流程,明确行为操作要求。加强制度执行监督,严肃处理违规行为,维护制度权威。规范管理使施工有序,提高效率和质量。
三、建筑施工中现场文明施工的具体管理措施
(一)施工场地规划与布置管理
施工场地的规划与布置是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基础,合理规划布置可为后续施工创造良好条件。规划时,要依工程规模、性质和施工需求科学划分场地,明确各功能区范围与用途。施工操作区需有足够空间;材料堆放区选地势高、排水好的位置;办公生活区与施工、材料区保持距离。
施工道路要畅通,宽度满足车辆通行,进行硬化处理防扬尘和泥泞。场地周边设围挡,高度和材质符合规定,表面整洁可美化,展示企业文明形象。此外,施工现场要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雨水和废水,避免积水;设置厕所、饮水点等临时设施,为施工人员提供便利。科学合理的规划布置能营造整洁有序的施工环境,为文明施工管理奠定基础。
(二)施工人员行为规范管理
施工人员的行为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的文明程度, 加强对施 人员行为的规范管理是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文明施 意识和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文明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的管理制度、施工操作规范等。通过培训,让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文明施工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施工过程中的行为准则。
其次,要对施工人员的着装和标识进行规范。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和安全帽,工作服和安全帽要符合安全标准,并且保持整洁。同时,要佩戴带有个人信息的标识牌,以便于管理和识别。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能展现施工现场的规范化形象。
另外,要对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进行严格约束。禁止在施工现场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设置专门的吸烟区和垃圾收集点,并引导施工人员自觉遵守。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违规操作引发安全事故或影响施工环境。通过对施工人员行为的规范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施工现场的文明程度。
(三)物料与设备管理
物料与设备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其进行规范管理是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料管理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物料管理制度,从物料的采购、验收、堆放、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管控。在物料进入施工现场时,要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物料的质量、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对不合格的物料要坚决退回。
物料的堆放要遵循整齐有序、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原则,按照物料的种类、规格进行分类堆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注明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对于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如水泥、沙子等,要采取覆盖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同时,要合理安排物料的使用顺序,避免物料长期积压。
在设备管理方面,要建立设备台账,对施工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设备的停放要有序,避免占用施工通道和影响施工现场的整洁。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安全事故。通过对物料与设备的规范管理,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
(四)环境保护管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是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重要任务。针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将高噪音作业安排在白天正常工作时间进行,避免在夜间和午休时间施工。对于无法避免的噪音作业,要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如设置隔音屏障等,降低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粉尘污染也是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在施工现场定期进行洒水降尘,保持地面湿润;在施工场地的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防止车辆带泥上路;在物料堆放区、施工操作区等易产生扬尘的区域设置防尘网,减少扬尘的扩散。
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也不容忽视。要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后再排放;生活污水要经过化粪池处理后再进入市政污水管网。同时,要加强对废水排放的监测,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相关标准。
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设置不同类型的垃圾桶,分别收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等。对可回收垃圾要进行回收利用,对有害垃圾要按照规定进行专门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有效的环境保护管理措施,能够减少建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施工。
(五)安全管理
安全是建筑施工的生命线,将安全管理融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是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教育要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和施工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活动。
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如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等,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根
据施工需要,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如脚手架、安全网、防护栏等,并定期对这些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
确保其安全可靠。同时,要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保证消防器材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是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的重要手段。安全检查可以分为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季节性检
查等,检查内容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设备的运行状态等。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和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消除。通过加强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现场文明施工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四、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的保障
(一)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是确保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措施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小组,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担任组长,成员包括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管理小组要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能够责任到人。
管理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案。同时,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不文明施工行为。在遇到重大问题时,管理小组要能够迅速协调各方面的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通过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能够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持,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能够顺利实施。
(二)制度保障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规范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基础。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应包括岗位职责制度、操作规程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
岗位职责制度要明确各岗位在现场文明 理中的具体职责,避免出现职责不清、推诿扯皮的现象。操作规程制度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 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施工。检查考核制度要规定检查的内容、频率和方法, 果进行定期考核。奖惩制度要明确对文明施工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的奖励措施,以及对违反文明施工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罚措施。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能够使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有章可循,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能够得到严格执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
(三)人员保障
人员是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执行者,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管理效果。因此,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养和管理,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提供坚实的人员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对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管理人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培训,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减少因操作不当造成的不文明施工行为。同时,要培养施工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文明施工中的重要作用,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此外,要建立合理的人员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人员保障措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施工队伍,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五、结语
建筑施工中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涉及 系统性强,关系到企业效益、社会形象、人员安全、环境保护及行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 仍存在管理意识、执行力度、应对外部环境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提升 原则,从场地规划、人员行为、物料设备管理、环保、安全管理等多方 确保措施落实。随着社会发展,建筑行业对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要求提高, 施 引入先进技术和经验,持续改进管理工作,以适应时代需求,提高竞争力,推动行业文明、规范 环保发展,为城市化建设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耀武 . 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J]. 建材发展导向 , 2024, 22 (05): 64-67.
[2] 赵全德 . 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J]. 现代企业文化 , 2022, (08): 43-45.
[3] 李建新 . 浅析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J]. 价值工程 , 2020, 39 (18): 97-98.
[4] 苏金辉 . 基于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研究 [J]. 居舍 , 2020, (14): 144.
[5] 张树荣 . 基于建筑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研究 [J]. 建材与装饰 , 2020, (02): 168-169.
作者简介:杨忠亮(1983.12)男,汉族本科,高级工程师,从事建筑施工、房产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