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创新途径研究

作者

陈丽丝

广州市星执学校

近些年来,国家教育部门持续推进小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工作,着重强调要从以往的单句、单词教学朝着整体语境以及综合能力培养的方向转变,整本书阅读作为一种有深度的阅读方式,可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当中掌握语言知识,促进文化理解以及思维发展 [1]。虽说政策支持的力度有所加大,然而许多学校以及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依旧面临着教材选择、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兴趣等多个方面的困境,迫切需要探寻切实可行的教学创新策略,以此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一、当前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现状

1. 学生阅读兴趣不足,难以有效激发学习动力

在当前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里,学生阅读兴趣欠缺,很难有效激发出学习动力,教师于新课导入环节缺少有效办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传统教学方式太过机械,趣味性与互动性匮乏,致使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不少学生觉得长篇阅读枯燥乏味,难以维持持续的注意力以及阅读热情 [2]。这种兴趣缺失直接对后续的理解与表达产生影响,成为教学效果欠佳的关键阻碍。

2. 阅读情境创设不足,学生难以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里,阅读情境创设存在不足,课堂上创设的阅读情境比较单一,缺少多样化以及贴近生活的场景设计,致使学生难以把语言知识和实际语境相结合,阅读理解能力受到限制,教师没有充分运用情境教学策略,学生在理解故事背景、人物情感以及文本深层含义时遭遇险阻,影响对整本书内容的整体把握与情感共鸣,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形成制约。

3. 缺乏系统的阅读问题设计,学生阅读思维未得到有效锻炼

在当前的教学进程里,针对整本书的阅读问题设计欠缺科学性与系统性,所提问题大多停留在表层事实记忆层面,深层次问题匮乏,难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推理以及评价,如此一来,学生在阅读时缺少思维碰撞与自主剖析的契机,阅读思维能力发展滞后,批判性和创造性阅读习惯难以养成。阅读问题设计的不足成为了学生能力迁移以及综合素养提升的妨碍。

二、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创新途径

1. 重视新课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导入在整本书阅读教学里占据着关键起始位置,其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参与度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依据新课标要求,教师需要借助多样化的导入途径来激发学生内心的好奇心以及阅读的欲望,促使他们可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长篇阅读活动当中,有效的新课导入方式,可帮助学生构建起初步的情感联系,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故事产生期待,以此提升后续的阅读积极性[3]。借助音乐、图片、故事片段或者角色扮演等形式,教师在教学刚开始的时候就能营造出活跃的氛围,为整本书阅读打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以经典童书《Charlotte’s Web》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可先播放根据该书改编的动画片里的精彩片段,同时展示主角小猪威伯以及蜘蛛夏洛的图片,以此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故事背景与主要人物形象,这种多感官的导入方式,对激发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兴趣有所帮助。紧接着,教师设计简短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去猜测故事中小猪威伯和蜘蛛夏洛将会经历怎样的冒险以及拥有怎样深厚的友谊,借助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思考能力,这样的导入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还提高了他们对故事情感的投入以及共鸣。借助生动有趣的导入环节,学生更愿意主动投入到整本书的阅读过程当中,深入体验故事里的情感和情节发展,提升整体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促进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的全面提升。

2. 创设阅读情境,加深学生阅读理解

营造情境对于整本书的阅读理解而言非常关键,它可帮助学生于真实或者模拟的语境里去理解文本内容,感受故事所营造出的氛围,提升其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着重指出借助情境教学,可促使学生把课文内容同生活经验相联系,强化文本的情感以及文化体验 [4]。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多媒体资源,角色扮演以及情景模拟等方式,构建和故事相关的语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推动对人物心理以及情节发展的理解,这种情境体验能让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且鲜活,提升学生的阅读成效。

以《The Magic Tree House》系列里的《Dinosaurs Before Dark》为例,教师可借助布置教室,把它打造成一个有着“时间旅行”主题的场景,在墙上挂满各类恐龙以及史前植物的图片,播放森林或者史前环境的背景音效,营造出浓郁且逼真的故事氛围。如此一来,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书中的兄妹杰克与安妮,模拟他们穿越到恐龙时代去探险的过程,在角色扮演期间,学生依靠表演故事情节,能体会到故事的紧张刺激,还可以更深入地明白人物的情绪变化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这种沉浸式的情境体验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主动参与意识,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得以提高,让整本书阅读教学变得更为生动、富有成效,也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3. 设计阅读问题,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科学地设计阅读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提升阅读思维的关键要点,新课标倡导教师借助层层推进的问题设计方式,推动学生从单纯的事实回忆朝着分析、推理、评价等高层次认知方向发展,合理的问题设计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思辨能力,帮助他们领会故事的内涵、人物的动机以及情节的逻辑,培育批判性与创造性的阅读思维。多样的问题形式也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剖析,提升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以《Matilda》这本书为例,教师可设计出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玛蒂尔达为何对读书情有独钟?”,“她在成长进程中遭遇了哪些难题?”,以及“你觉得玛蒂尔达的聪慧是源于天赋还是依靠努力达成的?”等等,以此激励学生结合文本内容以及自身生活经历展开深入思索并给予回答。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把学生划分成小组,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推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观点的碰撞,之后再邀请各个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以及个人见解,提高表达能力以及自信心,借助这种有针对性的阅读问题设计,帮助学生更深入地领会故事情节以及人物性格,还切实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有益于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积极的思考模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4. 传授阅读技巧,促进学生能力迁移

传授阅读技巧是提升学生自主阅读以及跨文本理解能力的有效办法,新课标着重指出教师应当系统地传授如预测、猜词、划重点、做笔记等实用技巧,以此帮助学生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故事脉络,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理清故事结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些技巧适用于当下的阅读,而且还可迁移至其他阅读任务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示范与练习相互结合,使得学生依靠实践逐步掌握并将阅读技巧内化为自身能力。

以《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这部作品为例,教师可在阅读开始之前,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书籍的名称以及封面情况,借助讨论的方式来对故事的内容以及主要情节作出预测,以此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在阅读的进程当中,教师会示范怎样去划出关键的信息以及不认识的生词,以此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教师还会指导学生去做简短的读书笔记,将书中的主要人物、关键事件以及自身感兴趣的细节记录下来,在课堂之上,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分段阅读,并且结合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去总结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以及故事的主题,凭借对这些方法进行反复练习,学生可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提高理解的效率,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阅读能力实现有效的迁移以及综合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给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指明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和创新契机,重视新课导入以此激发学生兴趣,创设丰富阅读情境来加深理解,设计科学阅读问题培养思维,传授实用阅读技巧促使能力迁移,如此一来教学效果会有明显提升,这对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帮助,也能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和自主学习意识。今后教师要结合实际持续探索并完善创新策略,去适应新时代英语教学要求,推动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迈向更高层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育。

参考文献:

[1] 曾嘉敏 . 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究 [J]. 英语学习 , 2024(9):58-62.

[2] 吴佳 . 整本书阅读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素养提升的探索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3:7-9.

[3] 王惠霖 . 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实践分析 [J]. 2024(22):84-86.

[4] 邱少渝. 小学高年段英语课程整本书阅读三阶段教学策略研究 ——以肇庆市第一小学Peter Pan 阅读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3: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