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数学学习难点及其突破路径

作者

薛君

济南开元外国语小学 250014

引言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它不仅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还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会在某些知识点或学习环节遇到困难,这些学习难点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突破,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还可能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小学数学学习难点及其突破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小学数学学习难点突破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学习难点突破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知识学习层面看,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各知识点环环相扣。若学习难点得不到突破,就如同在知识链条上出现了断节,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后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数概念理解不透彻,会影响后续运算和应用题的学习;图形认知存在困难,会制约空间思维和几何知识的发展。在能力培养方面,突破学习难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小学数学学习难点分析

2.1 数概念理解难点扩写

在小学数学里,数概念的理解是学生构建数学认知体系的关键基石,然而这一领域存在诸多难点。自然数概念的拓展便是一大挑战,从简单的计数数到引入负数、分数、小数等,学生的认知需实现质的飞跃。以负数为例,小学生长期处于正数主导的计数环境,思维习惯于非负的数值范围,难以理解比零还小的数在现实中的意义,像温度的零下、海拔的负数高度等抽象概念,他们缺乏直观感受。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同样抽象,学生难以把握其与整体“1”的关系,以及小数与分数之间的等价转换。

2.2 图形认知难点扩写

图形认知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生在这一板块面临着诸多困难。空间观念的建立首当其冲,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空间想象力相对薄弱。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时,他们难以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立体结构,对于棱、面、顶点等概念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把握其空间特征和相互关系。在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时,常因空间观念模糊而出现公式运用错误或计算失误。

2.3 应用题理解难点扩写

应用题是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桥梁,但学生在理解应用题时困难重重。题意理解是首要障碍,应用题通常包含大量文字信息,学生需要从中筛选出关键的数学信息,理解题目所描述的数量关系。然而,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复杂的应用题,如涉及多个数量关系、隐含条件的题目,他们往往无法准确把握题意,导致无法正确列出算式。例如,在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相遇、追及等不同情况,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

3 小学数学学习难点的突破路径

3.1 借助直观教具,化解抽象概念难题

小学数学中存在大量抽象概念,如分数、小数、几何图形的性质等,这些概念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理解困难。直观教具能有效打破这一困境。以分数教学为例,教师可使用圆形或长方形纸片,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通过涂色部分直观展示分数的含义。让学生亲自折一折、涂一涂,感受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的具体意义,将抽象的分数概念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体验。在几何图形教学中,立方体模型能帮助学生清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面、顶点等特征,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3.2 开展生活实践,攻克应用题理解难关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学生因缺乏生活经验,难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搭建理解应用题的桥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购物活动,让他们在实际购物中体验价格、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超市中,学生可以计算购买不同商品的总价,或者根据给定的总价和单价计算购买的数量。回到课堂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购物经验与数学应用题相结合,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构建解题思路。

3.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思维局限瓶颈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局限性,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思路单一。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拓宽思维视野。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想法。例如,在解决一道数学难题时,不同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有的学生用算术方法,有的学生用方程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到多种解题思路,学习到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

3.4 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习需求

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上存在差异,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实施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从基础知识入手,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的教学,通过简单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和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学习难点的存在是客观的,但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直观感知、强化练习与指导、提升阅读与思维能力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多种突破路径,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难点,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突破。同时,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抽象的数学知识须运用直观教学方式 [J]. 王广阔 . 教学与管理 ,2017(02)

[2] 70 年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演变及启示 [J]. 邵征锋 ; 熊梅 ; 杜尚荣 .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