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绘本阅读提升儿童语言能力的有效路径探究

作者

高亮亮

白城市洮北区文化小学

一、引言

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绘本以其图文并茂、情节生动、富有童趣的特点,成为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媒介。优质的绘本不仅能为儿童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还能通过视觉与文字的双重刺激,帮助儿童理解语言含义、拓展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然而,在实际的绘本阅读教育中由于对绘本教育价值认识不足、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等原因,绘本阅读未能充分发挥其对儿童语言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因此,深入探究基于绘本阅读提升儿童语言能力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当前绘本阅读在儿童语言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绘本选择缺乏科学性与针对性

部分家长和教师在选择绘本时未能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导致绘本内容与儿童实际需求脱节。例如,为低龄儿童选择文字过多、情节复杂的绘本,儿童难以理解内容,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为大龄儿童选择过于简单、缺乏挑战性的绘本,则无法满足其语言发展需求。同时,部分绘本存在价值观引导偏差、语言表达不规范等问题,不仅无法有效提升儿童语言能力,还可能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1]。

(二)绘本阅读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

在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采用“填鸭式”的讲解方式,以自己的理解为主导,忽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思考。教师往往只是机械地朗读绘本内容,简单解释文字含义,缺乏对绘本画面细节的引导观察、对故事情节的深入探讨以及对儿童语言表达的启发。课堂互动形式单一,多为教师提问、儿童被动回答,且问题缺乏开放性和启发性,无法激发儿童的思维活力和语言表达欲望。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使得绘本阅读失去趣味性,难以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家园合作不足,阅读环境缺乏连贯性

绘本阅读对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协同配合。然而,在实际教育中家园之间在绘本阅读方面存在明显的脱节现象。幼儿园虽开展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但未能及时向家长传递科学的阅读方法和教育理念;家长则因缺乏专业指导,在家庭绘本阅读中存在随意性大、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同时,家庭与幼儿园的阅读环境不一致,导致儿童在不同场景下难以形成连贯的阅读习惯和语言学习体验。

(四)忽视儿童个体差异,个性化指导不足

每个儿童的语言发展速度和特点各不相同,但在绘本阅读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要求所有儿童,忽视了儿童的个体差异。对于语言发展较快、理解能力较强的儿童缺乏进一步的拓展和提升;对于语言发展迟缓、阅读困难的儿童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针对性指导。这种“一刀切”的教育方式,使得部分儿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难以获得成就感,甚至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儿童语言能力的个性化发展。

三、基于绘本阅读提升儿童语言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科学选择适合儿童的优质绘本

选择合适的绘本是开展有效绘本阅读的前提。家长和教师应依据儿童的年龄阶段、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精心挑选绘本。对于低龄儿童可选择画面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文字简短、重复性强的绘本,如《小熊宝宝》系列,帮助儿童认识常见事物、学习简单词汇和句式;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和语言能力提升,可选择情节丰富、富有想象力和教育意义的绘本,如《猜猜我有多爱你》《大卫上学去》等,引导儿童理解复杂情感、拓展词汇量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要注重绘本的质量,选择内容积极健康、语言规范优美、绘画风格符合儿童审美特点的作品。此外,还可以鼓励儿童参与绘本选择过程,尊重儿童的兴趣偏好,提高儿童对绘本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二)创新绘本阅读教学模式,增强互动性与趣味性

教师应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互动性强的教学模式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绘本图文结合的优势,引导儿童观察画面细节,鼓励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阅读《好饿的毛毛虫》时教师可以先不展示文字,让儿童通过观察画面猜测毛毛虫的经历,然后再结合文字进行阅读和讨论。同时,可运用角色扮演、故事创编、绘本剧表演等形式,让儿童深入参与到绘本故事中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体验感。通过角色扮演,儿童能够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提高语言模仿和运用能力;故事创编则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儿童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三)加强家园合作,构建连贯的阅读环境

家庭和幼儿园应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绘本阅读环境。幼儿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亲子阅读活动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绘本阅读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传授科学的绘本阅读方法和指导策略,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同时,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儿童在园的阅读表现,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阅读情况,共同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例如,幼儿园可以为家长推荐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绘本清单,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打卡活动,鼓励家长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与儿童进行绘本阅读互动。家长在家庭中要为儿童创设温馨舒适的阅读角落,提供丰富的绘本资源,并积极参与儿童的阅读过程,与儿童进行平等的交流和讨论,分享阅读感受。

(四)关注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阅读指导

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的个体差异,在绘本阅读教育中实施个性化指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个儿童的阅读表现和语言发展特点,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阅读目标和指导方案。对于语言能力较强的儿童教师可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绘本,引导他们进行深度阅读和分析,鼓励他们进行故事续写、创意写作等活动,进一步提升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对于语言发展迟缓的儿,教师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鼓励,选择简单易懂、贴近生活的绘本,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入手,逐步引导儿童参与阅读活动,增强儿童的阅读信心。同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给予儿童积极的反馈和评价,肯定儿童的进步和努力,针对儿童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儿童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语言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基于绘本阅读提升儿童语言能力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科学选择绘本、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家园合作和关注个体差异等有效路径的实施可以充分发挥绘本阅读在儿童语言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言能力。在未来的儿童语言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应不断探索和优化基于绘本阅读的教育方法,为儿童创造更加优质的语言学习环境,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冯稳平 . 绘本剧表演在幼儿语言教育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3(07):22–24. .

[2] 缪艳华 . 绘本故事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 [J]. 教师博览 , 2021(36):9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