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
李泽锋
广东省潮州市绵德中学 广东潮州 521000
伴随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出台,高中数学教学面临巨大挑战,更加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往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用,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选择和升学途径,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科内容的编排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各个省份逐步落实新高考政策。数学这一学科竞争力的变化直接关系着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意义
当前的数学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教师的方法较为单一、没有灵活性。教学内容相对滞后,和现在社会的发展相脱节,使得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国家对于人才培养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1]。新高考的改革提出形成性评价,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解题能力、逻辑思维等能力。这样的评价方式需要教师及时的跟踪学生这个变化并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能力。教师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使得数学教学可以更好的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策略
(一)夯实基础,确保重点贯通
高中阶段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上的经典题型,全方位的展示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根本关键点,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
例如,在讲授基本初等函数的相关内容时,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函数,充分理解函数的概念和函数图像对于他们来说会比较困难。在进行单元的总结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着重分析三种函数的差别并通过书籍或者是辅助工具分成多个层次来进行最基础函数的讲解。在让学生学习对数与对数的运算时,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 3 到 5 分钟的时间进行课本的阅读,使得学生对课堂讲解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便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概念的分析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深度分析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对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观察会发现部分学生容易将对数与指数的知识搞混[2]。可见,引导学生复习指数的相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在复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还应通过基本初级函数的图像来解决实际的问题,确保学生可以综合运用重难点。
(二)利用技术,促进自主学习
如果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灵活的运用现代化技术将之前抽象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其转变成生动直观地内容。通过观看动态的图像,学生也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这些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景训练来对学生的各项数学素养进行训练,激发学生内在潜力。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分析,掌握其特征并通过函数图像直观地理解 0 到 2π 内正弦和余弦函数的特性。能够通过属性进行规模的对象、周期以及最值的研究,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为了使得学生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化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希沃白板向学生呈现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并通过白板调整函数中的变量,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观察到函数的变化。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函数的周期和对称性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根据起特性判断其性质。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真的观察函数的图像,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探讨和交流正、余弦函数的对称、单调性等。通过这样的情景探究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抽象复杂的抽象概念,还可以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三)传授方法,提升解决效率
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始终利用一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高中数学包含了代数和几何两大板块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研究新高考形式与内容。在进行课堂的讲解时,教师不仅要进行课本方法的讲解,而且还需要适时延伸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方法来讲解数学题目。在作业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得学生灵活的运用各种解法。
例如,在《直线与方程》的教学中,直线的一般方式是有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和截距式等多种表现方式,他们的应用领域也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不同的题型来正确的运用。如果题目明确指出在 x 轴和 y 轴的点,可以让学生用截距式。如果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点,则需要用点斜式。这两种方式都将其曲线定义为有坡度的直线。在做关于求直线的问题时,教师要让学生有分类探讨的思想意识。在让学生进行圆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教师要采用数形结合和分类探讨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题型。除了大量的训练之外,教师还可让学生写一个错题本。在每次练习或者是测评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的错题并找出自己的错误点。通过分析和交流能够有效增强学生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高中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地反思自己,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克服学生的畏惧心理,从而达到丰富课堂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蔡志权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化的策略研究 [J]. 高考 ,2024,(31):3-5.
[2] 黄柳芬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J]. 高考 ,2024,(18):6-8.
[3][1] 谢文坚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途径 [J]. 求知导刊 ,2024,(0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