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晨间户外活动中民间游戏的应用策略
杨玉梅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曹边幼儿园 528231
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幼儿身体素质、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的培养 [1]。晨间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的关注。但是目前有些幼儿园的晨间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幼儿的运动潜能与互动能力。同时,以趣味性、教育性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文化遗产——民间游戏,也逐渐被引入幼儿园教育之中。这种游戏形式既能带动儿童参与游戏活动,又能加强其文化传统认同,是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民间游戏概述
民间游戏是一种广泛参与、娱乐、教育为一体的传统游戏活动。这些游戏大多根植于当地的文化与历史,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民间游戏不仅趣味盎然,而且极富创意,常与生活习俗、节令庆典及社交活动相结合 [2]。它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民间游戏活动被纳入现代教育、娱乐的范畴,给现代人带来了快乐与启迪。
二、当前大班幼儿晨间户外活动现状
1. 活动内容单一
目前大班幼儿的晨间户外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以跑、玩及基础身体锻炼为主,活动形式不多。这些活动虽能增进儿童的体能,却未能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活动形式比较传统,缺少创造性,无法很好地满足幼儿的探索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2. 时间安排不合理
部分幼儿园在早上户外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一些幼儿园的时间比较短,这使得孩子们无法充分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也无法体验到户外活动的快乐。
3. 师资力量不足
部分幼儿园在组织和管理大班晨间户外活动时,存在师资短缺的问题。由于师资力量有限,不可能对每一个幼儿的活动都给予足够的关注,导致一些幼儿在活动中缺少引导和互动。另外,由于部分教师缺乏户外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经验,致使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较为单一,未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潜能与兴趣。
三、幼儿晨间户外活动中民间游戏的应用策略
1. 收集适合幼儿的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是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它既有丰富的教育意义,又有丰富的娱乐性。对儿童而言,民间游戏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协调发展,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规则意识和团队精神。搜集适合儿童使用的民间游戏,是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我们可以从当地的民俗文化中得到启发,选择一些动作简单,容易理解,能够激发幼儿兴趣的游戏,如跳绳,踢毽子,捉迷藏,传球等。这些游戏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也能让他们体会到团队协作、社会交往的快乐[3]。在收集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安全问题,保证活动场地及用具满足孩子们的需要,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比如“跳房子”,就是一种很适合小孩子玩的民间游戏,它用简单的一跳一跳,就能锻炼孩子的平衡、协调和反应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孩子们喜欢的“跳房子”,在游戏规则上要尽可能地简化,避免繁琐的计分和规则设定,保证孩子们能很容易地理解和参与。再如“踩气球”这个游戏,既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奔跑、跳跃能力,又可以锻炼孩子们的集体意识与团队精神。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需要合作,加强集体凝聚力。
为了更多、更有系统地搜集适合幼儿的民间活动,幼儿园可组织一支教师队伍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师可通过查阅有关书籍和文献、请教当地老人,吸取当地特色和适合幼儿的民间游戏。这些游戏可以按照内容,目标,游戏性等来划分,这样才能更好的选择并组织起来。同时,教师队伍还可定期开展培训,使全体教师都能理解、掌握这些游戏,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熟悉游戏规则,并根据具体教学需要灵活地调整游戏内容。另外,还可通过父母与社群的互动来搜集更多合适的游戏,以进一步扩大游戏来源。
2. 根据幼儿年龄选择合适游戏
幼儿参与活动的能力取决于其年龄及身体发展水平,所以,在开展晨间户外活动时,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适合幼儿的民间游戏。在选择游戏时,要遵循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不能过于复杂,也不能过于简单,要保证每一个幼儿在游戏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和乐趣 [4]。
对于 3-4 岁的儿童来说,他们的动作、协调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活动设计上应尽量简化,难度要小一些。在这个时期,儿童对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模仿和探索,所以,选择一些动作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能力的游戏是非常适合的。比如“滚圈”游戏,通过滚动圈,孩子们可以在操场上走,跑,跳来跑去,锻炼平衡和协调性。这个游戏不但可以锻炼身体控制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和其他小朋友的交流来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而“找宝藏”游戏,则是让孩子们在场地内寻找一些特别的物体或标志,以此来训练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反应力。
对于 4-5 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行动更敏捷,社交技巧也在逐步提高,这时就可以尝试一些稍微有点难度的集体游戏了。这个时期的孩子通常会有一些规则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适合幼儿的游戏形式也可更多,如“拔河”,既能锻炼孩子的力气、耐力,又能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在这段时间里,幼儿开始学习与同伴合作,如「搭积木过河」等游戏,不仅可以锻炼身体的协调性,还可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对 5-6 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思维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这个时期的孩子更有挑战自己的欲望,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也更深。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复杂和竞争性比较强的游戏,比如“接力赛跑”,“踢毽子”。这些游戏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同时在团体协作中体会到集体的荣誉感与竞争性。另外,“捉迷藏”等游戏也能训练孩子们的记忆力,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教师应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对游戏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与设计。在挑选游戏时,可根据幼儿的活动状况,判断幼儿的兴趣与能力,适时调整活动形式,保证每位幼儿在玩耍中获得自信与快乐。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示范,帮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3. 合理设置户外民间游戏区域
为保证幼儿晨间户外活动的顺利开展,保证幼儿的安全,合理地设置户外游戏区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园游戏区域的设置既要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又要考虑幼儿的安全问题。合理的场地布局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场地密度过大或过小而引起的安全隐患,并加强游戏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5]。通过科学的设计,让幼儿能在安全而开阔的环境下,自由地参与各种民间游戏。
在选择运动场时,应充分考虑场地的宽敞性、安全的环境和游戏活动的需求。一块好的户外活动场地,不但要有足够的场地,而且要有干净整洁的环境。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设计合理的场地布局,可有效避免因场地狭窄造成的拥挤及意外伤害。比如跳绳、踢毽子之类的活动,就需要一块比较宽敞的场地,这样就可以腾出一部分场地,让孩子们玩捉迷藏。通过区域的合理划分,可有效提高活动的流畅性,避免小朋友在同一区域内相互影响。
在设置户外活动区时,可将其划分成若干小区域,各小区域又可根据活动特点加以分区。比如“跳房子”,“踢毽子”,“捉迷藏”,都可以放在操场的角落。这样的划分有利于分散孩子们的活动密度,防止一个空间里聚集了太多的人,从而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各个区域,幼儿可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
场地布置时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因素。首先,应确保活动区域内没有尖锐物品、石块、杂草等可能对孩子们造成伤害的物体,特别是在沙池、草坪等自然区域。对于一些高风险的游戏,如“拔河”,需要设置明显的标志物,例如警示带或安全垫,提醒孩子们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发生碰撞或意外。对于游戏道具,如绳子、毽子等,也应定期检查,确保没有损坏,确保每项活动都有足够的道具支持,以避免因缺乏器材而影响游戏的进行。
为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幼儿园可考虑为幼儿创设适宜幼儿自主探究的活动区 [6]。例如,可设立一块沙池区,让幼儿在沙池中进行“挖掘”,感受天然物质的触觉,发展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另外,为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可设立特别的运动区和安静区。比如,孩子们可以在运动区域做一些简单的跑跳运动, 在安静的地方做一些安静的读书,或者小组合作的游戏来平衡活动的强度。
为保证活动场地有秩序地使用,幼儿园应定期对场地进行巡视,确保场地设施安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向幼儿说明活动区域的使用规则,讲解游戏中不推挤、不打闹等安全注意事项,使幼儿对游戏规则有更深的了解与遵守。另外,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与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保证每一个幼儿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享受游戏的快乐。
4. 丰富户外民间游戏活动形式
丰富多样的户外民间活动形式,能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创造能力,协调能力。丰富多样的活动设计,不仅可以让幼儿从多个角度认识、体验传统民间游戏,还可以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丰富的活动形式,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参与热情,而且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身心得到发展。
结合季节的变化进行活动设计,是丰富民俗户外活动形式的重要方式。比如春季和夏季,天气比较暖和,适宜开展户外活动,可以组织一些运动类游戏,如跳绳、跑步、放风筝等,既可以锻炼儿童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加强儿童的团队协作精神。秋季和冬季,由于天气寒冷,适宜进行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抢椅子”和“手指操”,使幼儿在寒冷的冬季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
结合传统节日文化,组织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游戏,既能使儿童体验节日氛围,又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在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等,可以组织“包粽子”和“抛绣球”等民间活动,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气氛,也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了解了节日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活动,小朋友们不但可以学习传统的手工技艺,更能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与成就感。
开展家庭亲子游戏活动,也是增加户外民间游戏形式多样性的一种有效途径。亲子游戏不仅可以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和交流,而且可以培养孩子在集体活动中的合作精神。通过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如「亲子拔河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增进体能。在亲子游戏中,幼儿可以从家长那里学到许多新的技能与方法,增强自信心与表现力。
幼儿园可尝试在民间游戏中融入现代元素,以增强其创新、挑战的能力。以传统“踢毽子”为例,可加入新道具或改变游戏方式,如在毽子上加小铃、软垫等,使游戏形式多样化,增加趣味性与挑战性。同时,孩子们也可以通过这一新颖的形式来提高他们的协调性及眼手协调能力。
丰富的活动形式需要教师有效地组织与指导。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要,对游戏的内容与难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每位幼儿都能够参与其中,并且从中获得乐趣。比如,如果发现有些幼儿对跳绳活动有兴趣,那么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加入一些变化,比如设置跳绳比赛或者增加团队合作的元素,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提高竞争与合作,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
结语
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体能、运动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幼儿社交技巧的开发,情绪认知的发展。通过搜集适合儿童的民间游戏,选择适合儿童的游戏类型,合理设置游戏区域,丰富活动形式,既能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又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团队合作、遵守规则等重要素养。将现代教育理念和传统民间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传承文化,又能给幼儿园带来新的生机。未来若能更深入地运用民间游戏于户外活动,则可进一步提升幼儿整体素质,为幼儿成长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红华 . 民间游戏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J]. 动漫界 : 幼教 365,2023(20):24-26.
[2] 刘蕾 , 陈期圆 . 斗鸡 : 大班幼儿 " 单脚跳 " 的案例分析 [J]. 儿童与健康 ,2024(7):33-35.
[3] 张秦毓 . 利用草绳与童谣开展民间游戏 [J]. 儿童与健康 , 2023(2):48-50.
[4] 梁玉叶 . 宁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践探究 [J]. 动漫界 : 幼教 365,2023(20):26-27.
[5] 鲍文洁 . 浅谈童谣在幼儿民间游戏组织中的运用研究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3(25):118-120.
[6] 马思杰. 幼儿园民间游戏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 海南师范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