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探析
黄丹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北京 102600
我国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新时代推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与业务深度融合,对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概念界定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教师党员的基本单位,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纽带,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支撑。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认为,高校业务工作是泛指高校中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开展的工作。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能够确保业务工作的正确方向,而教学科研工作又充实了党建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辩证统一、融为一体。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需要健全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教师党支部建设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紧紧结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关系根本性的重大历史问题作出部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党支部既发挥着教育、管理、监督教师党员的任务,又承担着服务、凝聚优秀教师的功能,是党组织和广大教师联通的桥梁纽带,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院校办好的重要保证。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更需要坚定的政治立场。党建与业务双线融合建设,将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教师党支部的工作切入点与建设目标,引领教师的思政工作与师德建设,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二)教师党支部建设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学校管理成效
高校党委各项政策的落地、中心工作推进最终的落脚点在于基层组织的执行力。高校顶层设计、中层贯彻、基层落实三个环节互相畅通、互相衔接,才能形成高效运转的现代治理体系。党建与业务工作双线融合建设,不仅有利于组织内部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而且可以通过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榜样示范作用,有力推动学校各项政策和工作的落实,将党在高校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管理效率,保证高校改革发展工作顺利开展,使学校党建部门和业务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三)教师党支部建设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党建实效
随着各级党委对党建工作重视力度的不断加强,借助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可以创新党建工作开展的形式。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凝聚高层次人才的关键作用,在党旗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有助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素质“四为”人才,有助于引导教师党员发挥示范作用,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承担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有助于业务部门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实践党建的具体要求和部署,进而提升高校党建的实效。
三、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高校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同心同德,加强顶层设计谋融合
1、注重制度规范。学校党委要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抓好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建设等;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规章制度,规范党建工作,强化制度落实,打通高校党建“最后一公里”。学校党委要对党建工作做出全面系统规划和部署,严格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高校党建的有关要求,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
2、强化领导责任。从院系层面出发,强化党委书记职责,院系党组织要切实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活动,精细设计主题,督导党支部保质保量开展,借助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将党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和新要求引入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党支部,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为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创造基本条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渗透党建元素,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
(二)同声共律,坚持凝聚共识促融合
1、准确把握教师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关系和定位。高校党建工作属于政治工作范畴,业务工作属于实务范畴,两者工作方式、对象、内容虽然存在差异,但共同点都是要“以人为本”。因此,高校应该平衡党建和业务工作的发力点、着力点,以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共同目标,围绕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来开展一系列工作,使党建工作能真正发挥实效,使两项工作能密切联系起来。
2、加强党建干部队伍建设。一要选优配强“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第一责任人,是党支部的核心和灵魂。党支部书记既要坚定理想信念,锻造政治品格,肩负起党建主要责任,把党建工作抓在经常、严在平时,将党组织打造成战斗堡垒;又要精进业务能力,努力做到治学严谨、科研突出。二要打造一支信念坚定、工作高效、团结有力的教师队伍。支部可建立优秀教师与骨干党员“结对”帮扶机制,提供共同学习、相互探讨、共同促进的平台。党员教师要主动承担起面向国家需求的重大科研任务,以教育情怀为内生动力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做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智囊团”。
(二)同向同行,打造支部品牌促融合
各高校可以从教师工作主要职责入手,寻求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切入点。必须运用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以“党建 +”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高校教师支部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将“两张皮”的尴尬局面扭转为“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三)同频共振,完善考评机制促融合
在推进学校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的进程中,需要不断完善现有的评价机制,将机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设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建立融合式考核体系,强化考评结果的运用并突出奖优罚劣的考核导向,充分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有助于在党员教师队伍中营造激励与约束并存的氛围,激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保证融合效果,形成高校教师党建与业务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面对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推进教师党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战略选择,又是推动高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Z]. 教党 [2017]41 号 ,2017.
[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 人民日报,2023-05-30(1).
[3]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 人民日报,2022-04-26(1).
基金项目:本文为 2024 年度市民办教育党建研究课题“新时代民办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MBJYDJ2024010)。
作者简介:黄丹(1977 年- )女,吉林白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