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策略

作者

杜冬冬

汉源县乌斯河初级中学

引言

“双减”政策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一政策的实施促使教育回归本质,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双减”背景下,如何通过单元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单元教学以主题为引领,将相关的知识内容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的重要性

(一)符合教育政策导向

“双减”政策强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单元教学能够打破传统的碎片化教学模式,将分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使教学更加系统、高效,符合政策对教学质量提升的要求。

(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单元教学通过设计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这些核心素养。

(三)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单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避免重复学习和无效学习,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当前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单元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

部分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缺乏整体规划,只是简单地将知识点罗列在一起,没有形成有机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评价方式不合理

目前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种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策略

(一)精心设计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例如,在“函数”单元教学中,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打破章节界限,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教学内容。要结合生活实际和数学文化,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三角形”单元教学中,可以将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内容进行整合,并引入生活中三角形结构的应用实例和三角形相关的数学文化知识。

(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问题驱动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勾股定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如何测量一个池塘的宽度”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勾股定理来解决。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例如,在“统计与概率”单元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并制作统计图表。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观察等方式,发现数学规律和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例如,在“圆”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探究圆周率的奥秘。

(四)注重教学过程评价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核心素养的发展。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小组合作评价、项目式学习评价等。例如,在课堂表现评价中,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发言质量、思维活跃度等;在项目式学习评价中,评价学生的项目设计、实施过程和成果展示等方面。

四、教学案例分析

以“一次函数”单元教学为例,阐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策略的应用。

(一)单元教学目标

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运算能力。通过函数图像的绘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整合

将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以及实际应用等内容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出租车计费问题、水电费计算问题等,让学生感受到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教学方法运用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通过提出“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次函数模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并共同完成相关的练习题。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一次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总结出一次函数的性质。

(四)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和合作能力。作业评价: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一次函数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项目式学习评价:让学生完成一个与一次函数相关的项目,如设计一个市场营销方案,根据一次函数模型预测销售利润,评价学生的项目设计和实施能力。

结论

在“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精心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注重教学过程评价等策略的实施,能够解决当前初中数学单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实践,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云 . 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J]. 智力 ,2025,(04):145-147.

[2] 张秀萍 .“双减”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研究 [J].好家长 ,2024,(83):83-85.

[3] 徐红 .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