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分析的福建省区域物流发展经济因素影响研究

作者

林焜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7

引言:

现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生了历史性交汇,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影响广泛深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要求现代物流对内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挥连接生产消费、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支撑作用;对外妥善应对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挑战,为推动国际经贸合作、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保障。据《福建省统计年鉴 2023》显示,2022年福建省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16.91亿吨和11344亿吨公里,基本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物流需求巨大。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10] 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的方法对福建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因素之间的关联度。

1 研究设计

1.1 因变量选取

货物周转量 [3][8] 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货物数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总和。全社会货运量 [2][4][9] 指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运输工具实际运送的货物数量。本文选择将货物周转量(Y1)、全社会货运量 (Y2) 二者相结合来表示区域物流发展水平 (Y)

1.2 自变量选取

根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可得性原则选取区域经济指标,具体包括:反映区域发展情况、也是描述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生产总值 [1](X1);反映不同产业对物流的需求情况的第一产业总产值(X2)、第二产业中的工业总产值 15](X3) 和建筑业总产值 (X4)、第三产业总产值(X5);反映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额(X6);反映区域内外商品流通情况的进出口总额 [6](X7) ;反映区域内居民消费需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X8)。

1.3 研究方法选择

首先,使用熵权法 [11] 计算货物周转量 (Y1)、全社会货运量 (Y2) 的标准化矩阵和权重,二者相结合表示域物流发展水平 (Y) ;然后,运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模型,得出 8 个区域经济指标在影响因素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分析其对福建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进而得出整个系统的灰色综合关联度。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收集

数据选取 2012-2021 年十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自福建省统计年鉴。

2.2 个体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先对各项指标使用熵权法进行计算,得出权重分布。从指标权重看,构成因变量的各项基础指标 (Y1~Y2) 中,权重分布明显偏向货物周转量 Y1(Y1 权重为 0.626,Y2 权重为 0.372);如表 1 所示,组成自变量的的各项指标(X1~X8) ) 权重分布整体较为均匀,并未出现明显偏离情况。

表1 X 指标熵权权重分布

随后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计算。得出最小差 m=0 ,最大差 M=1.4495 灰联度计算结果如表 2 所示。从各区域经济指标与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看,在 8 个区域经济指标中, X8>X4>X5>X1>X2>X3>X6>X7 ,说明在研究的时间范围内,影响福建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因素依次排名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建筑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总值、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总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及进出口总额。关联度大多较高,说明福建省经济环境对物流发展确实有一定的影响。

表2 灰色关联度结果

2.3 系统灰色关联度分析

基于对福建省区域物流水平发展水平与 8 个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灰色关联度的分析与比较,接着进一步考察所有影响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与福建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以明晰整个影响系统对福建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解释程度。系统灰色关联度为 0.8685,超过 0.8 阈值,说明福建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与整个指标体系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度。

3 结论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各区域经济指标对福建省物流发展水平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对福建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影响最大的经济因素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次是建筑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总值、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影响较小的是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从整个指标系统的灰色关联度看,指标体系对福建省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解释力度较强,超过0.8阈值,系统关联度较高。

参考文献:

[1] 张文杰 . 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 [J]. 中国流通经济,2002(01) :12-14.

[2] 于忆骅,陈琳 . 西南物流供求的灰关联熵分析 [C]. 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3] 高胜,张希凤 . 浙江省区域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09):49-53.

[4] 李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甘肃物流发展对经济带动作用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3,45(08):48-54.

[5] 陈良华 , 王豪峻 , 宿晓 . 物流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J]. 东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25(04):38-48.

[6] 张梅 .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跨境电商与国际物流协同度评价 [J]. 商业经济研究 ,2023(19):153-156.

[7] 唐立强 , 王伟静 . 数字物流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3,22(06):63-73.

[8] 徐琳. 福建省区域物流需求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2012.

[9] 侯秀英 , 邱荣祖 , 刘娜翠 . 福建区域物流影响因素分析 [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1,19(04):5-9.

10] 邓聚龙. 灰色系统基础方法[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11] 孟晓华 , 许军 .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度分析的中国数字服务贸易综合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 价格月刊 ,2023(11):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