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蜡原油井筒结蜡规律与防蜡技术研究
韩颖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第五作业区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引言:
原油中蜡的析出与沉积,是影响原油采出效率和井筒安全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含蜡原油的开采过程里,结蜡情况不仅会使生产成本上升,还可能造成井筒堵塞、设备损坏,严重时甚至会让生产停止。随着原油开采深度的增加以及各种复杂条件的改变,结蜡问题变得更加明显。面对这一难题,研究结蜡规律及防治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项研究为优化生产工艺、提高采油效率以及保障井筒安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含蜡原油井筒结蜡现象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
含蜡原油的结蜡现象在原油开采时影响不小,严重时会造成井筒堵塞和设备损坏。探究结蜡的形成机制与影响因素,对提升原油采出率和保障井筒安全意义重大。
1. 蜡析出的主要条件
蜡之所以会析出,是因为原油温度下降、压力改变或其他因素,使得蜡分子从溶解状态中分离出来。在含蜡原油里,蜡分子在温度较低时会出现晶体化,形成固体蜡,慢慢沉积在井筒壁上。原油中的蜡含量、分子结构以及温度变化,是决定析出量和析出速度的关键所在。相关研究显示,原油中蜡含量越高,结蜡现象就越突出,特别是在低温和低流速的环境中,结蜡现象会更为严重。
2. 井筒温度与流速的影响
井筒内的温度对结蜡现象影响显著。当原油从地下流到地面时,由于地层温度和地面温度存在差异,温度会逐渐降低,进而导致蜡析出。要是井筒流速过低,原油停留时间变长,温度就更容易下降,促使更多的蜡析出。另外,较高的流速能通过加快原油流动,减少蜡的沉积。但流速过高会加大设备的摩擦力,反而让结蜡问题更严重。
3. 井筒结构与原油性质的关系
井筒的设计及其结构对结蜡现象同样有重要影响。井筒壁的粗糙度、直径以及流体的湍流情况,都会影响蜡的沉积过程。粗糙的井壁更容易吸附析出的蜡,形成结蜡层,增加堵塞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原油的粘度和密度等性质,也直接影响着结蜡的形成。高粘度的原油在流动过程中,更容易引发蜡的析出和沉积,因此,设计井筒时需结合原油性质综合考量,以减少结蜡现象的出现。
二、含蜡原油井筒结蜡规律的实验分析与模拟研究
借助实验分析和模拟研究,能够揭示含蜡原油井筒结蜡的规律和机制,为防治结蜡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原油开采提供技术支撑。
1. 实验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实验研究通过模拟井筒中含蜡原油的流动环境,选取不同温度、流速、压力条件下的样本展开分析。实验运用循环管道系统,模拟原油在不同条件下的流动状况,研究蜡析出的速率和结蜡的位置。实验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原油温度、流速、压力的变化,以及蜡析出的情况,获取结蜡规律的基础数据。实验设计考虑了井筒中常见的各种变化因素,比如原油成分、温度变化、流速以及井壁粗糙度等,以此还原实际开采条件。
2. 结蜡规律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实验数据表明,结蜡的发生和原油的蜡含量、温度、流速、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在温度较低时,原油的蜡析出速率会明显加快,而在高流速下,由于温度保持较高,结蜡现象会有所减轻。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在一定流速范围内,结蜡量会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少,这说明较高的流速有助于避免蜡沉积。但如果流速过高,可能会引起蜡颗粒的机械搅动,导致蜡重新析出并沉积。实验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不同原油成分及井筒内流动状态对结蜡现象的影响规律,为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3. 模拟研究与数值模拟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探索结蜡现象的规律,采用了数值模拟方法,构建了原油流动与蜡析出的数学模型。对模拟模型进行优化后,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较为一致,这表明数值模拟能够有效反映实际情况。模拟分析指出,蜡析出和温度梯度、流速及原油特性紧密相关。通过改变模型中的输入参数,如温度、流速和蜡含量等,可以预测不同开采条件下的结蜡趋势。而且,模拟结果还显示,优化井筒结构,比如增加流动湍流度,能够明显减少结蜡现象的发生。
三、含蜡原油井筒防蜡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含蜡原油开采难度不断提升,井筒结蜡问题愈发显著,对防蜡技术展开研究与应用,成为提高原油采出效率和保障井筒安全的核心所在。
1. 常用防蜡技术与应用效果
当前,防蜡技术主要包含温控法、化学剂注入法和机械清蜡等。温控法借助调节井筒内温度,防止原油因温度过低而析出蜡。一般采用加热管道、注入热水等方式维持井筒温度,保障原油的流动状态。但该方法能耗偏高,使其广泛应用受到制约。化学剂注入法是向井筒内注入防蜡化学剂,改变原油的蜡析出特性。常见的化学剂包括分散剂、抑制剂等,可有效抑制蜡的沉积,不过其对环境的影响和经济成本构成了主要挑战。机械清蜡通过设备定期或实时清除蜡沉积,保证井筒畅通,这种方法适用于蜡积累程度较高的井筒。
2. 防蜡技术的局限性与挑战
现有防蜡技术虽取得一定成效,却仍面临诸多挑战。温控法能有效维持温度,然而由于井筒环境复杂且外部温差变化大,温控效果常受限制,特别是在深井开采中,能耗大且成本高。化学剂注入法存在化学剂用量不稳定、可能对原油品质产生潜在影响以及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机械清蜡虽能有效清除已形成的蜡层,却无法从根源上阻止蜡再次沉积。现有防蜡技术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导致其在长期应用中效果不稳定,迫切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改进。
3. 防蜡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未来,防蜡技术将朝着高效、环保且低成本的方向迈进。针对温控法的能耗问题,研究者正着力开发低能耗、长效保温的新型保温材料,以降低运行成本。化学剂注入法的发展方向是研发更环保、更高效的防蜡剂,减少对原油品质的负面影响,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智能化防蜡技术逐步得到应用,通过传感器和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井筒内的结蜡状况,自动调整防蜡策略,提高防蜡效率。
结语:
对含蜡原油井筒结蜡现象的研究,能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结蜡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实验分析和模拟研究表明,温度、流速及原油特性是影响结蜡的重要因素,防治结蜡问题迫切需要技术创新。当前的防蜡技术虽有一定应用效果,但仍存在局限,未来发展应注重将低能耗、环保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多种防蜡技术的联合使用,有望为解决井筒结蜡问题提供更高效、可持续的方案,为提升原油开采效率和保障井筒安全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婉情 . 无杆举升井筒结蜡规律及固体防蜡剂的研究 [D]. 东北石油大学 ,2018.
[2] 陆灿阳 . 大安寨凝析油气藏井筒结蜡规律及防控对策研究 [D]. 重庆科技学院 ,2022.DOI:10.27854/d.cnki.gcqkj.2022.000154.
[3] 姜艳 . 东岳庙页岩油气井筒结蜡规律及清防蜡技术研究 [D]. 重庆科技学院 ,2022.DOI:10.27854/d.cnki.gcqkj.2022.0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