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阅读圈”营造“悦课堂”
王海旦
浙江省玉环市城关第一初级中学 317600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的阅读技能发展及阅读兴趣的培养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核心问题。英语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 强调教师应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锻炼学生用英语对信息进行解码及编码的能力以及进行思维表达的能力,因此,探索一种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迫切,阅读圈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生主导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克服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是教师开展有效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本文以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就阅读圈模式在初中英教阅读教学中的实施依据及实施策略进行实践探究,以解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促使英语阅读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阅读圈模式在初中英教阅读教学中的实施依据
阅读圈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基于当前的国际先进英语阅读教学理念和国内现存教学现状及问题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阅读圈模式的发端可追溯至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国教育革新运动,该模式由教育学家 J. R.Johnson 率先提出,其宗旨在于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培育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与协作技能。该模式的核心理念在于“阅读是对话”,强调学生不仅是文本的被动接受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与知识的构建者,该模式倡导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文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在合作中倾听、尊重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部分初中教师在阅读环节的教学方法上显得较为单一,仍然以“教师解读课本、提出问题,学生回答”的模式为主,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学生未能真正作为独立的读者进行阅读,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使得课堂缺乏互动和创新,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缺乏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机会[1],而且教学材料的匮乏问题也会导致学生接触到的阅读材料类型和内容有限,限制了他们视野的拓展和阅读兴趣的培养,还有部分教师缺少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技巧的指导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缺乏足够的动机和兴趣而表现出学习的被动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制约了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阅读圈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其自主阅读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2]。
二、阅读圈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分配圈内角色,开展小组合作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角色分配与小组合作的方式,是阅读圈模式的核心策略,通过这种策略的实施,学生们被赋予了各种特定的角色,“词汇专家”这一角色,其主要职责是解释和阐述文本中出现的生僻词汇;“情节分析员”则负责细致地梳理和分析故事的线索和结构;而“情感解读员”则需要专注于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深入挖掘作者的意图和文本的深层含义。例如,选取《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一经典名著的阅读片段进行角色分配与小组合作。学生们首先被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角色任务。在“词汇专家”的引领下,学生们不仅学习了诸如“魔法杖(wand)”、“咒语(spell)”等专业词汇,还通过造句和讨论加深了对这些词汇的理解。而“情节分析员”则带着大家梳理了哈利如何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遇到新朋友、学习魔法、以及面对神秘力量“伏地魔”的威胁等一系列精彩情节,使大家对故事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情感解读员”的带领下,学生们深入探讨了哈利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与坚持,以及他与朋友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角色的扮演和解读,自己仿佛真正置身于魔法世界,与哈利一同经历了那段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旅程。这种合作不仅显著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二)重视文本选择,分层阅读任务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重视文本选择并分层设计阅读任务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以及教学目标,精心挑选具有不同体裁、主题和难度级别的英语阅读材料,例如,对于初级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内容生动的儿童故事或科普文章,如选取《科普小知识》中的选段;而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可以引入新闻报道、经典文学片段等,以满足他们的阅读挑战需求。同时,对阅读的任务进行分层设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进行学习,教师可以为不同层次学生设定不同的任务,如对于初级层次的学生只需复述故事大意即可,而对较高层次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进行词汇推断、文本升华或读后习作等阅读任务,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正如教育家约翰·杜威所倡导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我在教授“环保”主题时,为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准备了不同难度的文本,如《小王子》中的环境寓言片段、《国家地理》的环保专题报道等,在这些课堂阅读任务上,我要求初级层次的学生需要找出并解释 5 个环保相关的词汇,而层次较高的学生则需要分析文本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环保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都得到了激发,他们都能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从而提高整体的阅读效果。
(三)引导圈内讨论,深化文本解读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圈内讨论,深化文本解读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策略。首先,教师可以设定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文本内容,如在阅读《哈利·波特》系列书籍时,“你认为主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定?”这就引导学生不断探讨,分析出各种深层原因,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主题;其次,教师可以运用 SQ3R(Survey, Question, Read, Recite, Review)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在预览、提问、阅读、复述和复习的过程中在圈内不断探讨、批判,促进深度解读,譬如,在学生阅读《哈利·波特》书籍的预览中,可提出以下问题:“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寻找答案,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学生就此展开探讨:“为什么哈利选择在最后的战斗中使用那把特定的魔杖?”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角色的动机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在复习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来复述故事中的关键情节或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融合多媒体辅助,开展阅读圈活动
教育学家 John H. Jenkins 说过“教育的未来在于融合技术”,因此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来辅助教学。在阅读圈模式的应用中,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和理解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将抽象的文本内容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英语环境中,比如在阅读《哈利·波特》系列书籍时,可以播放电影片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配合角色扮演或英文配音等阅读圈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中理解角色性格和故事情节,提升阅读思维,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实效。
(五)优化阅读模式,改进反馈机制
在阅读圈模式的实践中,要不断优化阅读模式,需要持续改进教学反馈机制,这是必备的环节。这一机制旨在通过收集、分析和应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以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阅读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阅读圈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或任务难度;同时,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如在线问卷或借助学习管理系统,收集学生的匿名反馈,了解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接受度以及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此外,教师自身的反思也是改进机制的一部分,可以定期回顾教学过程,如美国教育家 John Dewey 所说,“我们不从经验中学习,而是从反思经验中学习”,通过这样的持续改进,阅读圈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角色分配与小组合作、文本选择与分层任务、圈内讨论与深化文本、媒体辅助与阅读活动及优化模式与改进机制等策略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使阅读圈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促进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技能的发展,因此,阅读圈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对于改善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艳 .”阅读圈”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J]. 知识文库 , 2024(7).
[2] 梁素瑜 . 阅读圈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学科的实践研究 [J]. 电脑爱好者(电子刊), 2023:2119-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