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孙乐鹏
四川成都 610000 身份证号码:411328198907201318
1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价值
1.1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下,国有企业面临着从传统发展模式向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型的迫切需求。管理创新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驱动力。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如数字化管理、精细化管理等,国有企业能够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企业可以精准把握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计划,减少库存积压,降低运营成本。同时,管理创新还能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技术研发和业务拓展,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增长点,从而推动企业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1.2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驱动和科技引领,这要求国有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建立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市场拓展方面,灵活的市场营销管理策略可以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市场份额。通过这些方面的管理创新,国有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3 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产业升级与转型中发挥着引领作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管理创新能够促使国有企业率先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例如,国有企业可以通过管理创新,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同时,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和布局,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1.4 适应国家战略需求
随着国家战略的不断推进,国有企业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新质生产力是国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国有企业需要通过管理创新来适应国家战略需求。一方面,管理创新可以使国有企业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代表国家参与竞争,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利益。因此,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管理创新是国有企业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必然选择。
2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2.1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管理变革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进程中,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关键驱动力,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各级国有企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具体而言,可设立专项科研攻关基金,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开展技术革新项目;同时要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建立长效协同机制,共同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通过科技创新,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企业决策提供精准依据,提升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2.2 优化人才管理机制
人才资源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必须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体系。在人才选拔环节,要坚决破除传统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严格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规范化方式,切实选拔任用一批德才兼备、勇于创新、专业过硬的优秀人才。要着力强化人才培养工作,为干部职工提供系统化、多层次的培训平台,涵盖内部集中培训、外部进修深造、国际交流合作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素养、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股权奖励、绩效奖金、荣誉表彰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企业管理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2.3 完善战略管理体系
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与时代挑战,国有企业必须着力健全战略管理体系,科学制定既体现前瞻性思维又具备高度适应性的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深入研判市场发展态势、行业竞争格局和政策导向变化,立足企业自身资源禀赋与核心竞争力,精准把握企业发展定位与奋斗目标。要切实强化战略规划的系统性制定与高效实施,将战略目标科学分解为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实施路径与关键绩效指标,确保战略部署落地见效。同时,要建立健全战略动态评估与优化调整机制,定期开展战略执行情况的全面评估与深入分析,根据市场环境变化与企业发展实际及时作出战略调整,确保企业始终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稳步前进。
2.4 推进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与精神支柱,对于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支撑功能。国有企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企业文化创新发展,着力培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先进企业文化体系。要大力弘扬创新、开放、包容的文化风尚,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其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同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要切实加强企业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将履行社会责任、弘扬创新精神、强化团队协作等核心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持续深化文化创新实践,有效激发干部职工的创新活力和团队凝聚力,为企业管理创新营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文化氛围。
2.5 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风险挑战。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类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等。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内部审计、监督和制衡机制,规范企业的决策流程和经营行为,防范内部舞弊和违规行为。同时,加强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确保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是应对挑战、实现长远发展的必要战略选择。通过强化科技创新、优化人才机制、完善战略管理、推进文化创新及加强风险控制等,国有企业可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竞争力与活力。这些策略实施需企业全方位协同并与外部良性互动。未来,随新质生产力深化,国有企业应探索更灵活高效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与技术变化。只有不断突破自我,国有企业才能肩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国家战略使命,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胤丽. 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企业管理变革创新思考[J]. 现代企业,2025,(07): 7-8+17 .
[2] 程开炳.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 现代商业,2025,(07):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