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 的装配化机电安装施工关键技术应用
范晓瑜
恒顺( 天津) 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1 BIM 技术在装配化机电安装施工中的应用特点
1.1 可视化模拟优势
在装配化机电安装施工过程中,BIM 技术呈现出极为突出的可视化模拟优势。它能够把机电安装工程涵盖的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等各类系统,以三维立体的方式进行直观展现。借助这一可视化模拟手段,施工人员能够提前全方位、清晰地把握整个安装工程的整体情况,涵盖各个设备的具体位置、管道的走向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以给排水系统为例,运用 BIM 技术能够对水管的管径大小、坡度情况以及各个接口的具体位置进行模拟。施工人员可以在虚拟模型中检查管道是否存在交叉、碰撞等问题,从而避免在实际施工时出现返工和整改的状况,极大地提升了施工效率。就电气系统而言,能够清晰呈现电缆桥架的布局、配电箱的安装位置以及线路的敷设路径,这有利于施工人员精准施工,减少施工失误。
1.2 协同化作业支持
装配化机电安装施工往往需要多个专业以及多个施工团队开展协同作业,而 BIM 技术为这样的协同作业搭建起了坚实的支撑框架。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能够汇聚于同一个BIM 平台开展工作,达成信息的即时共享与交互。以设计阶段为例,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的设计师可把各自的设计模型导入BIM 平台,开展碰撞检测与协同设计工作。一旦察觉机电管道和结构梁存在冲突情况,各专业人员能够迅速沟通交流,并对设计方案作出调整,从而规避后期施工时出现的矛盾问题。在施工进程中,不同的施工团队可借助 BIM 平台获取诸如安装顺序、施工工艺等相关施工信息,进而实现高效的协同作业,提升施工的质量与效率。
1.3 模拟性施工指导
在装配化机电安装施工领域,BIM 技术能够提供具有模拟性的施工指导。它可依照预先制定的施工进度计划,对整个安装流程展开动态模拟。在这一模拟进程中,能够细致呈现每个施工阶段的具体操作事项、所需配备的施工设备与材料,以及各施工步骤之间的先后次序和逻辑联系。以大型通风与空调系统的安装为例,借助 BIM 模拟,能够清晰呈现风管的吊装先后顺序、设备的安装调试具体步骤等内容。施工人员可以借助这一模拟指导,提前熟知施工流程,科学安排施工人力与资源,从而规避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乱与延误情况。不仅如此,在模拟过程中还能对潜在风险进行预警,诸如设备安装空间不够、施工顺序不合理等问题。施工人员可以提前拟定应对策略,保障施工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2 BIM 的装配化机电安装施工关键技术应用要点
2.1 深化设计环节的精准把控
在装配化机电安装施工中,深化设计处于基础性地位,而 BIM 技术可为其提供精确把控。设计师通过构建三维信息模型,将建筑结构、机电系统等多维度的数据加以整合,进而能直观洞察各专业间的空间关联,预先察觉并化解潜在的碰撞难题。以设计流程为例,借助 BIM 软件具备的碰撞检测功能,可迅速锁定管道与结构梁、柱之间的冲突位置,第一时间展开调整与优化操作,有效规避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返工状况,以此提升设计的质量与效率。不仅如此,BIM 模型还能为施工人员呈上详尽的施工图纸以及技术阐释,确保施工人员精准领会设计的核心意图,为后续的预制加工以及现场安装工作筑牢根基。
2.2 预制加工阶段的高效协同
在装配化机电安装施工里,预制加工是极为关键的一环,而 BIM 技术能够助力实现预制加工阶段的高效协同作业。在 BIM 模型当中,囊括了机电设备以及管道的详尽尺寸、材质、连接方式等诸多信息,这些信息能够直接传至预制加工厂。预制加工厂依据 BIM 模型开展精准的下料、加工以及组装工作,极大地提升了预制构件的精准度与品质。与此同时,借助BIM 技术搭建的协同平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预制加工厂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及时进行沟通并解决加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举例来说,一旦发生设计变更的情况,相关人员可在 BIM 模型中迅速更新信息,并告知加工厂做出相应调整,这样就避免了因信息传递滞后而引发的加工失误与工期延误。这种高效协同的工作模式,不但提升了预制加工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削减了生产成本。
2.3 现场安装过程的精细管理
现场安装构成了装配化机电安装施工的核心环节,BIM 技术能够达成现场安装进程的精细化管理。于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可借助移动终端设备查阅 BIM模型,从而获取详尽的安装指引与施工进度详情。凭借BIM 模型的可视化特性,施工人员能够清晰洞察各预制构件的安装点位、先后顺序以及连接模式,进而保障安装流程的精准性与规范性。与此同时,BIM 技术还能够对现场安装进程实施实时的监督与管控。举例来说,在预制构件上安置 RFID 标签,再将其与BIM 模型以及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就能够实时追踪预制构件的运输、存放和安装状况,及时察觉并化解安装过程中涌现的问题。除此之外,运用 BIM 技术的进度管理功效,能够对施工进度展开动态的监督与调控,确保项目如期竣工。
2.4 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有效保障
装配化机电安装施工的关键在于保障质量与安全,而 BIM 技术能够为这两项核心要求提供有力支撑。在质量把控方面,BIM 模型可充当质量管控的重要参照。施工人员依据 BIM 模型的精确要求开展施工与检验工作。借助对预制构件及安装流程的质量数据实施实时收集与剖析,BIM 技术能够迅速察觉质量问题,进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整改举措。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质量控制方式,让施工过程更加精准和高效,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在安全管理方面,BIM 技术展现出了强大的功能,它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模拟与深度分析。举例来说,通过构建施工现场的 BIM 模型,模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各类危险场景,从而提前规划出有效的安全防范策略,将潜在的安全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利用 BIM 技术的安全管理功能,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为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2.5 运维阶段的智能支持
在装配化机电安装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之后,BIM 技术能够为运维管理赋予智能化的支撑。把设备的运行参数、维护履历、保养规划等数据与 BIM 模型建立关联,运维人员能够在模型里迅速查找到设备的详尽信息,达成对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举例而言,一旦设备发生故障,运维人员可借助 BIM 模型快速锁定故障设备所在之处,同时获取其维修指南、技术指标等相关资料,从而提升故障排除的效率。除此之外,运用 BIM 技术还可达成对机电系统的实时监控与智能调控,依据实际需求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加以调整,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3 结语
基于 BIM 的装配化机电安装施工关键技术应用优势显著、前景广阔。BIM技术通过可视化模拟、协同化作业支持和模拟性施工指导,为施工提供全方位技术保障。在深化设计、预制加工、现场安装、质量与安全管理及运维阶段,其应用提升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成本,确保了工程质量与安全。未来,随着BIM 技术不断优化推广,其在机电安装领域应用将更深入,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相信相关研究和实践持续推进,BIM 技术将为行业带来更多创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 李健,王子亮,林吉勇,胡志雄,王黎立 . 基于 BIM 的装配化机电安装施工关键技术应用 [J]. 四川建筑,2025,45(03):221-223.
[2] 何仲虎 . 基于 BIM 技术的机电安装工程的装配式施工技术 [J]. 大众标准化,2025,(08):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