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分析

作者

马敬

大庆第一中学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在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立德树人成为教育根本任务。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蕴含丰富德育价值。然而,当前教学存在重知识技能、轻德育渗透的现象[1]。深入探究如何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生物实验教学,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生物学科育人成效意义重大。

一、明晰目标导向,融合德育内涵

明确德育目标是将立德树人融入生物实验教学的基础,教师需依据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深度挖掘实验内容中的德育元素,将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生命观念等德育目标精准嵌入教学目标体系。通过系统性规划,使德育与知识技能培养同频共振,确保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与操作的同时,实现道德品质与价值观的塑造,达成“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德育目标的设定应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契合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基础的行为规范养成,逐步上升到高尚道德情操的培育[2]。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为例。教学时,教师将“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合理饮食、健康生活的意识”作为德育目标。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规范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杜绝伪造数据的行为,以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探讨不同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合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和健康生活意识,实现德育与实验教学的有机融合。

二、精设实验内容,渗透德育要素

优化实验内容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路径,教师应筛选与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紧密关联,且蕴含丰富德育价值的实验素材,同时巧妙设计实验环节,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自然感悟德育内涵。通过创设真实且富有意义的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视角思考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在选择实验内容时,还可结合地域特色生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本土生态的情感,让德育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的“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便是良好范例。教师在教学中,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怀”融入实验设计。在实验前,向学生介绍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土壤环境面临的问题;实验中,指导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采集和统计小动物,提醒学生要爱护这些小生命,尽量减少对它们生存环境的破坏;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在维护生态平衡中的责任,有效渗透了德育要素。进一步地,可让学生对比不同区域(如工业区、农田、森林)土壤小动物类群的差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强化学生保护环境的行动自觉。

三、创新教学策略,强化德育效能

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 [3]。小组合作学习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探究式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思维,案例教学法则能引导学生汲取榜样力量,塑造正确价值观。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基因工程”相关实验教学中,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策略。先引入基因工程在疾病治疗、农业生产等领域的成功案例,如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介绍基因工程可能引发的伦理争议,如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冲击,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和讨论。学生在分析案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基因工程知识的理解,还学会了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了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强化了德育效能。教学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听证会,就“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是否应该被允许”等议题展开辩论,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在思辨中树立科学伦理观。

四、完善评价体系,聚焦德育发展

想要构建多元化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需突破传统单一的知识技能评价模式,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德育表现纳入评价范畴。通过多维度、多主体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激励学生在品德修养与实验能力上共同进步,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目标。此外,评价结果的反馈应注重及时性和个性化,针对学生的优势与不足给予具体建议,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为例。在评价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准确性、数据记录完整性等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外,还着重关注学生的德育表现。如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意见,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实验结果不理想时,是否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勇于面对失败并寻找原因。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全程的综合表现给予评语,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反思自身不足,明确改进方向,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持续发展。还可建立学生德育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多个实验中的德育表现变化,动态跟踪学生的品德发展轨迹,为个性化德育指导提供依据。

结束语:

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多维度的教学创新,在培养学生科学能力与道德品质方面成效显著。但实践中仍面临教师融合意识不足、评价体系待完善等挑战。未来需优化评价标准,持续探索改进,为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显祖 .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J]. 学周刊 , 2023(32):70-72.

[2] 彭迁双 .”立德树人”下高中生物学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J]. 中学生物教学 , 2024(30):36-37.

[3] 狄亚君 . 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J]. 学周刊 ,2023(36):64-66.

姓名:马敬 出生年月:1978.10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黑龙江大庆 学历:本科 职称:一级 研究方向:高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