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赋能,新高考启幕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路径探究

作者

马敬

大庆第一中学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引言

在新高考全面深入推进的进程中,高中生物教学迫切需要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知识本位,向着重培育学生素养的素养本位转变 [1]。基于此,深入探索以核心素养为驱动的高中生物教学创新路径,已然成为生物教育领域亟待破解的核心关键课题,对于推动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契合新高考要求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更新理念,锚定素养育人目标

教育理念是教学实践的指引灯塔,在核心素养与新高考的双重要求下,高中生物教学必须摒弃传统以知识传授为单一目标的理念,转而锚定素养育人的核心方向。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是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应达成的关键能力与品格。在教学过程中,需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课程导入到知识讲解,再到课堂总结,都要以素养提升为导向,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生物知识体系,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为例,在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这一章节时,教师不应仅局限于细胞膜、细胞器等结构的功能介绍。在导入环节,可展示细胞工厂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各结构如何分工协作维持细胞生命活动,从而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观的生命观念;在知识讲解中,提出“线粒体结构如何适应其供能功能”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异常会引发哪些疾病”,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与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核心素养得到全方位培养 。

二、整合内容,构建系统知识架构

高中生物教材知识点繁多且分散,优化课程设计、整合教学内容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需要打破教材章节的固有界限,依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构建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知识架构。同时,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社会热点以及生物学科科研前沿成果,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在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等章节内容,可整合为“遗传的奥秘探索”主题单元。在教学时,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为起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遗传规律的本质,从遗传因子的提出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再到 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形成一条完整的知识脉络。在讲解基因工程相关内容时,引入人教版教材中基因治疗、转基因抗虫棉等实例,并结合当下 CRISPR - Cas9 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热点,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科前沿动态,使学生在系统的知识学习中,深化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意识。

三、创新方法,激发课堂学习活力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新高考与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营造生动有趣、互动性强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3]。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教学时,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先展示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提出“是什么因素导致植物向光生长”的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展示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让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与结论,如同亲历科学探究历程;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仅掌握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与作用,更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课堂学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四、完善评价,护航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传统以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已无法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需求。完善评价体系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从知识掌握、学习过程、能力发展和核心素养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同时引入多元评价主体,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参与评价,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人教版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中“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实验教学评价为例,在知识评价方面,通过笔试考查学生对发酵原理、流程等知识的掌握;在学习过程评价中,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包括实验器材使用是否规范、小组分工是否合理、能否按时完成实验任务等;在能力和核心素养评价上,根据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问题的解决以及对发酵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思考,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此外,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评价同伴的表现;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如让家长品尝学生制作的果酒果醋并给予反馈。通过多元评价,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新高考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创新通过多路径实施,有效融合核心素养,提升教学成效。在今后,高中生物教师需深化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持续优化教学策略,加强交流合作,推动生物教学在新高考时代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徐亚勇 . 新课程 , 新教材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创新研究 [J]. 前卫 , 2024(6):0040-0042.

[2]王蕾.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创新途径[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 2024(22):51-53.

[3] 董鹏伟 . 试论”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创新途径 [J]. 科学咨询 , 2023(22):220-222.

姓名:马敬 出生年月:1978.10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黑龙江大庆 学历:本科 职称:一级 研究方向:高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