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兴趣,探索生长
邓璐
新干县幼儿园 331300
一、引言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动手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STEAM 教育是一种跨学科、综合的教育模式,它注重科学、技术、项目、艺术、数学等学科的结合,以项目式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学科的素质[1]。幼儿园学习是幼儿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在幼儿园教学中引进 STEAM 教学理念,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园STEAM 教育的重要性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STEAM 教育通过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开放性材料,能有效地激发孩子们天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在具体的 STEAM 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通过亲身操作和实际探索,对科学现象进行直接地感知。
(二)幼儿整体文化素质的发展
STEAM 教学的最大特色是突破学科界限,注重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在STEAM活动中,孩子们要用科学思维去观察、去探索,用科技手段来解决问题,用项目学的思想来设计、建造,用艺术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创造力,用数学的方法来进行度量与计算。
(三)对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造力、多学科素养已经成为未来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在幼儿园中进行 STEAM 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在科学、科技、项目、艺术和数学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从而形成跨学科的知识视野和思考模式。
三、幼儿园STEAM 教育的探索与研究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计,提高幼儿的兴趣
幼儿园 STEAM 教育的有效实施首先依赖于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应当紧密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采用主题化的方式整合科学、技术、项目、艺术和数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2]。
例如,以“我的小小花园”为主题,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科学观察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通过技术探索制作简单的灌溉工具,通过项目活动搭建小型花园模型,通过艺术创作设计花园布局,通过数学方法进行植物高度的测量和数量的统计。这种主题化的课程设计不仅符合幼儿认知特点,还能够帮助幼儿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整体性的认知结构。在“制作小船”这样的项目中,幼儿需要经历从设计构思到动手制作,再到测试改进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直观地理解浮力等科学原理,还会在实践中学习材料的选择、结构的优化等项目思维方法。项目式学习强调幼儿的主动探索和亲身实践,让幼儿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真正体验到 STEAM 教育的乐趣和价值。
(二)环境创设,让幼儿自由探索
幼儿园 STEAM 教育离不开环境创设,精心设计的环境能为幼儿自由探索、主动学习创造条件。首先,幼儿园要建立具有明确功能的 STEAM 活动区,由科学探索区、科技操作区、项目区和美术创作区等组成 [3]。每一个区域都应该有充足的学习资料和可操作的教材,以满足孩子们不同的探究需要。科学探究区可提供各种探究工具,如放大镜,磁铁,棱镜等;工艺操作区域可制作简易机械设备及电子元器件;项目建设区域可提供建筑材料,如积木、连接件等;美术创作区可准备各类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等等。这些功能区域的设置要注意开放性、流动性,让幼儿根据自身的兴趣自由地进行活动。
这类低结构性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创意与想象,让幼儿在自由组合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新的可能。例如,给孩子们一些材料,如木块、纸盒、电线、马达等,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设备或电子玩具,让他们自然地接触到科技与项目学的基本概念。最后,陈列空间的设置是不可忽视的。在孩子们的 STEAM 作品中,通过设置创意墙、作品展示台等形式,定期展示孩子们的STEAM 作品,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还能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三)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教师在 STEAM 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到 STEAM 教育的质量。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学习,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与 STEAM 教育有关的专业发展活动,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可邀请学前教育专家、STEAM 教育研究者举办专题讲座及专题研讨会,协助教师了解 STEAM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实施策略。培训内容应包括 STEAM 教育的理论依据、课程的设计方法、活动的组织技巧和评价方法,突出理论与实际操作并重 [4]。
其次,应积极开展与 STEAM 教育有关的研究和教学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开展 STEAM 教育公开课观摩活动,使教师能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学习、研讨;定期举办 STEAM 教育专题讲座,鼓励教师交流教学经验及成功案例;成立 STEAM 教学研讨小组,共同探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这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专业对话与经验分享,而且可以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从而促进幼儿园 STEAM 教育的整体发展。
最后,教师应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建立不断提高的教学机制。对每一次STEAM 活动的实施过程、幼儿的反应与表现、教学的得与失,都要做详细地记录,并定期进行总结与分析。这一反思实践有助于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活动设计。
结语:
幼儿园 STEAM 教育在课程设计、环境创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儿园教师要充分认识 STEAM 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孩子们创造更丰富、更生动、更有趣味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雨箫 . 幼儿园 STEAM 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探究 [J]. 读写算,2022(07):58-60.
[2] 林春菱 . 基于设计思维的幼儿园STEAM 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探究 [J].考试周刊,2021(63):163-165.
[3] 黄冠珠 . 探讨幼儿园艺术整合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J]. 读写算,2020(32): 36+38 .
[4] 胡慧睿,王阳,陈小玲 . 基于设计思维的幼儿园 STEAM 活动设计与实施 [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8):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