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法的策略分析
马敬
大庆第一中学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丰富且复杂,涵盖了从微观的细胞结构到宏观的生态系统等多层面内容。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问题导向教学法(Problem - Based Learning,简称 PBL)作为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置于复杂且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获取知识与技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物学科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问题导向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重要性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精心设计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感冒时会鼻塞、流涕?”“为什么酸奶有助于消化?”等,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知。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假设和验证。例如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学生要思考温度、pH 值等因素如何影响酶的催化作用,通过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等步骤,锻炼了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提升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问题导向教学法常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小组中,学生们围绕问题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比如在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时,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完善解决方案,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
二、高中生物课堂应用问题导向教学法的策略
(一)精准设计问题,契合教学实际
问题是问题导向教学法的核心,精准设计问题要求教师深度钻研生物课程标准与教材,清晰把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2]。同时,充分考量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所设计问题要恰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具挑战性又能通过努力得以解决。如此一来,既能达成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动力。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细胞的增殖》为例,在学生已了解细胞生命历程包含增殖等过程后,教师可设计问题:“有丝分裂的间期与分裂期在时间分配上有何特点,这对细胞增殖有何意义?”此问题紧扣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有丝分裂过程中时间维度的特点。学生需回顾教材中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描述,分析间期长时间准备与分裂期短时间分裂的原因,从而深入理解细胞增殖的本质,掌握有丝分裂的时间调控机制。
(二)巧妙创设情境,连接知识生活
生动的问题情境能够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具象化,拉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科的实用性。教师可借助生活实例或多媒体资源,构建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主动融入学习过程,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在人教版必修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野兔泛滥成灾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视频片段,创设问题情境并提问:“野兔数量的急剧增加为何会破坏澳大利亚原有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学生观看视频后,结合教材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的知识,思考野兔作为外来物种,打破原有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失衡,进而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涵以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三)积极引导探索,鼓励自主合作
当学生面临问题时,教师应给予充足的自主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尝试探索。对于复杂问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在合作中成员间相互交流、启发,共同攻克难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3]。
在人教版必修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学习中,对于“遗传信息如何从 DNA 传递到蛋白质”这一复杂问题,教师可将学生分组。小组内成员先自主阅读教材,梳理转录和翻译的大致流程,然后合作讨论。期间,教师巡视指导,如某小组对转录过程中 RNA 聚合酶的作用理解有误,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研读教材中关于转录的文字描述和配图,最终学生们通过合作,绘制出详细准确的遗传信息传递流程图,清晰掌握基因表达的过程。
(四)合理评价反馈,促进学生成长
合理的评价反馈是问题导向教学法的重要环节。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考量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成果、参与度、思维活跃度、合作能力等。及时反馈能让学生明确自身优点与不足,以便调整学习策略,实现不断进步。
在完成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分化》一节的小组探究“细胞分化的原因”后,教师组织小组互评,各小组依据其他小组的汇报内容、讨论过程中的表现等进行评价。同时,教师进行课堂观察评价,关注学生在讨论时的思维方式、团队协作情况等。最后,教师总结反馈,如对某小组在分析细胞分化与基因选择性表达关系时思维清晰、论据充分给予肯定,同时指出部分小组在资料收集不全面的问题,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改进方向。
三、结论
问题导向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通过科学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反馈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问题导向教学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中生物教学。
参考文献:
[1] 李俊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J]. 中学课程辅导 , 2023(33):12-14.
[2] 敬红星 , 李艳红 , 胡杰 , 等 . 基于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一课为例 [J]. 科学咨询 ,2023(12):170-173.
[3] 柯兰明 . 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J]. 试题与研究 , 2024(21):1-3.
姓名:马敬 出生年月:1978.10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黑龙江大庆 学历:本科 职称:一级 研究方向:高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