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什么原因导致的? 日常饮食应注意什么 ?
梁静
自贡市沿滩区富全镇卫生院 643036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成因相对复杂,包括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通过了解高血压的成因、日常管理方法,能够强化患者认知,帮助大家准确、客观看待高血压疾病,促进早期发现与及时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1. 高血压是什么?
高血压,即高血压病(Hypertension),其主要表现为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是生活中相对常见的慢性疾病。
高血压的定义是指,在没用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人体收缩压(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140mmHg,和(或)舒张压(心脏舒张时的血管壁受到的压力)≥ 90mmHg。需要注意的是,血压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情绪、运动、睡眠等因素影响,时常出现波动,但持续超出正常范围,就可能发展为高血压疾病。
高血压通常没有明显的早期症状,往往在体检或出现心、脑、肾等并发症时被发现,长期高血压下,会损伤人体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硬化,进一步增加严重疾病患病风险,如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与肾衰竭等。
高血压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病例比重大,其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生活方式、饮食等因素相关;二是继发性高血压,由潜在疾病引发,比如肾病、激素紊乱等,或因服用某种药物导致的。
2. 得了高血压怎么办?
得了高血压,我们要先正确看待此疾病,避免过度焦虑或忽视,确诊后,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服药、干预,加强对高血压疾病的早期干预。患者也应采取综合措施,如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调节心理等,加强自我管理。
(1)调整自身生活方式
科学饮食是高血压管理的重中之重,应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食盐摄入量应 ⩽6g ,最好控制在 3g 左右。同时,患者还需要减少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事物,比如蛋黄、肥肉和动物内脏等,有效降低血脂水平,进而预防动脉硬化。另外,患者应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包括家禽类、豆类、鱼类等,可改善血管弹性,更平稳地降低血压。
规律运动,建议患者每周进行2-3 次中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骑行、快走、游泳等,运动时间应 >30 分钟,锻炼自身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但运动过程中,也需要适度,不可剧烈运动,避免引起血压骤升。
戒酒限烟,吸烟或过度饮酒,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长期饮酒后,会导致血压波动,同时损害血管壁,进而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因此,得了高血压后,患者应彻底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量,每日饮酒量应 ⩽100mL 。
保持良好作息,为控制血压,患者应尽量每天保持 8 小时的睡眠时间,建议在晚上23 点前入睡,中午适当午休,有利于缓解压力,稳定血压。
(2)药物治疗
对于部分高血压患者,仅调整生活方式,可能难以呈现良好的血压控制效果,此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降压药物。常见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ACEI 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具体的用药方案,应根据患者血压水平、个体差异等,进行个体化选择。需要注意,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有序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另外,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避免血压骤降或波动过大。
(3)调节心理健康
高血压与心理因素关联性较强,长期精神紧张、抑郁、焦虑等情绪,都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患者应学会调节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通过冥想、太极拳、深呼吸等方式,进行心理调适。另外,家庭、社会支持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家人也应给予足够的关心及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什么原因导致的高血压?
高血压的成因较为复杂,既有遗传因素,也与生活方式、环境等相关,可基于高血压类别来分析其产生原因。
(1)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不明的高血压,一般与遗传、性别、年龄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血管弹性下降,血压逐渐升高,且男性比女性更易患高血压。另外,遗传因素与高血压的发生具有较强关联性,家族史阳性者患病风险明显增加。
(2)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明确病因引发的病症,常见病因包括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滥用等。肾脏疾病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内分泌疾病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异常,进而引发高血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药物,也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
4. 日常饮食该注意什么?
(1)控制盐分摄入
钠是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过量摄入钠,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6g,3g 最佳,尽量避免食用高钠食品,比如腌制品、咸菜、加工肉类等。
(2)减少脂肪摄入
高脂肪饮食下,会加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加速血管硬化,导致血压升高。对此,患者应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肥肉、动物内脏等。患者可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包括橄榄油、亚麻籽油、菜籽油等,降低血脂水平,更好地保护血管健康。
(3)增加优质蛋白摄入
优质蛋白的摄入,能够维持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建议多摄入豆类、鱼类、瘦肉等食物,比如豆腐、三文鱼、鸡胸肉等。并且,豆制品中包含植物蛋白与膳食纤维,都有助于降低血压及胆固醇水平。
(4)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钾、钙等营养素,有利于降低人体血压,并改善血管功能。建议每天摄入多种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包括菠菜、芹菜、西蓝花等,以及食用富含钾的水果,如香蕉、猕猴桃、橙子等。另外,芹菜、洋葱与山楂等食物,具有天然的降压作用,能够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5)补充微量元素
高血压患者应注重补充各类微量元素,包括铁、钙、镁等,其中铁有利于改善贫血,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可摄入豌豆、木耳、瘦肉等富含铁的食物;钙与镁的补充,能够加强对血管的保护,进而降低血压。
总之,大家需要科学看待高血压疾病,认识到它的成因,学会自我管理,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通过药物治疗与心理调节,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也应保持积极心态,与家人、社会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克服高血压带来的不便。
作者简介:梁静 1990.09.27 女 四川自贡 汉族 本科 内科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 临床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