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研究
董晓婉
枣庄恒嘉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省枣庄市 277000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实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整合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能够打通企业内外部数据流通,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商业模式。深入研究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
1.1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内涵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 [1]。它将工业生产中的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连接,实现工业数据的全面感知、动态传输和深度分析,以数据驱动生产、管理和决策优化。
1.2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特征
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对工业生产全流程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挖掘数据价值,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决策依据。例如,通过分析设备运行数据,可实现设备的预测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停机时间。
平台具有开放性,能够整合不同企业、不同行业的资源和能力,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创新。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共享技术、数据和服务,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如智能排产系统可根据订单需求、设备状态等因素自动生成最优生产计划。
2 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作用
2.1 提升生产效率
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和远程监控,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2]。通过对生产数据的分析,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环节中的浪费和延误,提高生产效率。例如,某汽车制造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调度,生产周期缩短了 20% ,生产效率提升了 15%。
2.2 优化资源配置
平台能够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在平台上精准调配原材料、设备、人力等资源,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通过与供应商的协同合作,实现供应链的优化,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
2.3 促进产品创新
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工具。企业可以利用平台上的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开展个性化定制生产。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加速新产品的研发和上市周期。例如,家电制造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收集用户对产品功能、外观等方面的反馈,推出了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智能家电产品。
2.4 创新商业模式
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制造业从传统的产品销售模式向产品 + 服务的模式转变。企业可以通过平台为客户提供设备远程运维、数据分析、金融服务等增值服务,增加企业的收入来源。例如,装备制造企业为客户提供设备租赁 +运维服务的解决方案,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
3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实践
3.1 生产管理领域
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安装传感器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振动、转速等参数,建立设备健康模型,实现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当设备出现异常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提醒维修人员及时处理,避免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平台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如生产进度、质量指标、能耗等。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生产状态,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调整。
3.2 供应链协同领域
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企业可以在平台上发布采购需求,供应商可以实时了解订单信息,及时安排生产和发货。通过对供应商的绩效评估,选择优质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平台整合了物流信息,实现了物流配送的可视化和智能化管理。通过对物流数据的分析,优化配送路线,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例如,某电商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物流配送的实时跟踪和智能调度,物流配送时间缩短了30% 。
3.3 产品创新领域
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收集用户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渠道的反馈信息,分析用户的需求和偏好。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开展产品创新,开发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例如,手机制造商通过分析用户对手机拍照功能的需求,推出了具有更高像素和更好拍摄效果的手机产品。平台为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协同研发提供了支持。不同企业的研发团队可以在平台上共享设计图纸、技术文档等资源,进行远程协作和交流。通过协同研发,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
研发效率。
4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面临的挑战
4.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工业互联网平台涉及大量企业敏感数据,如生产工艺、客户信息等。数据的安全存储、传输和使用面临着严峻挑战 [3]。一旦数据泄露,将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同时,数据隐私保护也需要得到重视,确保用户数据不被滥用。
4.2 标准不统一
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格式、接口协议等存在差异,导致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困难,限制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推广和应用。
4.3 人才短缺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需要既懂工业生产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这类人才短缺,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来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4.4 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
部分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缺乏必要的信息化设备和技术能力。这些企业在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时面临着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难以实现数字化转型。
5 应对策略
5.1 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同时,加强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培训,防止数据泄露。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监管。
5.2 推动标准制定与统一
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共同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的制定,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接口协议等。通过标准的统一,促进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5.3 加强人才培养
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加强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复合型人才。企业应加强内部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和创新能力。同时,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结束语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品创新和创新商业模式。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数据安全、标准不统一、人才短缺和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等挑战。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制造业的应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应共同努力,加强数据安全保护,推动标准制定,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企业数字化基础。通过这些措施,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根权 . 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数字化转型 [N]. 安徽经济报 ,2023-10-21(002).
[2] 颜浩龙 , 王晋 . 基于智能制造的智慧供应链大数据采集 - 交换共享模式研究 [J]. 物流科技 ,2021,44(10):22-27+36.
[3] 赵振 . 非标机械工业互联网平台过程管理与访问控制机制研究 [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