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蒋坤
安徽古井房地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亳州市 236800
目前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越来越多,施工安全问题就成为现代建筑施工的关键和核心施工现场的安全,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个人财产和生命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也直接关乎最终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有关人员要深入地分析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否有效,进而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
1.1 不明确的工程施工安全责任
在建筑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进行广泛的沟通和交流来实施相关的工作,这些部门主要包括总包部门,监理部门,分包部门等等,各个单位对于建筑施工活动过程中的要求要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自身也要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在整个施工进程的过程中,任何参与建筑施工项目的部门都要有相应的权利和职责,如果每个部门没有清晰的职责意识,不能够及时地落实相关的工作责任,那么就会极大地影响后续的工作分配情况,无法全面的做好建筑工程的全过程施工,影响了工程质量。
1.2 过少的安全生产投入
部分建筑单位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而大幅度的缩减了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过程中的资金投入,从而导致在具体工作施工的过程中相关的安全投入水平并不高,整体的经济成本比较低,所使用的材料存在着不合格的情况,给后续的施工进度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资金不到位,所使用材料不合格,也会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人员不能结合自身的情况来做好自身财产的保护工作,容易出现很多安全事故,还会造成经济方面的损失,影响了整体的施工效果。
1.3 施工人员淡薄的安全管理意识
很多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认识并不高,仅注重眼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整体工程的安全和工程进度,没有把握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安全事故,并没有采取有关的预防措施,严重的影响了安全体制的全方面落实,因此有关部门不能够及时地解决安全突发事件,极大地威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1.4 施工人员不够到位的安全教育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注重加强施工人员的系统和定期性的培训工作,对其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来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同时安全教育不仅要包括安全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要掌握有关的施工技能,只有考核合格之后才能够参与到后续的工作过程中,但通过实际情况调查,相关部门并没有对安全教育工作加强重视,施工人员不能够及时地了解相关的安全教育知识,把握安全操作规范,很多缺乏经验的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并没有规范自身的行为,频频出现了操作失误,这就会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除此之外,施工人员淡薄的安全管理意识不仅给施工安全带来影响,而且会拖慢整体的工程进度,工程不断地返修,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1.5 缺乏高效的现场安全管理体制
在现代建筑工程现场工作过程中,建筑单位并没有形成一套高效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体系,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可以依据,导致施工现场出现了安全意外事故也没有办法科学地解决,此类管理方式是不科学不健全的,如此下去就会对整体的施工进度带来影响,同时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对策
2.1 完整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制
为了更好地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就需要有科学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的支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各项活动的基本进行。首先要设置施工现场的安全目标,这样才能够为施工活动指明道路,同时要给各部门各岗位都分配相应的安全目标,保障施工人员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同时还需要定期做好施工人员专业技术的考核工作,考核成功合格的人员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施工作业,确定实施相应的安全目标,还需要有安全责任制度的支持,才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明确自身的安全职责。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也需要进行优化和完善,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持续地做好安全管理体制的修改和完善,优化施工项目,从而更好地保障各项施工活动的全面开展,同时还需要制定科学细致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规范施工的每一项操作。因此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做好安全管理体制的完善,结合安全管理制度来明确自身的工作责任,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利用更加科学的责任体系约束每一个人,设置相关的奖惩制度,这样才能够持续地落实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施工人员的工作效果。
2.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制度管理
在建筑工程活动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把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积极地监管施工的各项问题,从而更好地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及时把握施工现场中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科学地解决来保障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体系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并严格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开展严格全面的监督工作,及时地制止各项违法行为。除此之外,施工企业还要改善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管程序,同步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监管活动,保障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2.3 控制建筑施工的危险源
危险源是建筑事故发生的根本和源头,在施工之前施工企业要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的检查工作,对可能存在的安全事故进行全盘地思考,同时还需要检验施工过程中可能运到的各项设备,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再开展相应的施工活动。同时在检查施工活动之前还要深层次地做好现场分析工作,了解可能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思考做好危险源的检测,同时还需要合理地把控危险源,保障工作效果。除此之外,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检查危险源的状态,避免诱发更大的危险事故。
2.4 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在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中,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针对当前施工队伍专业素养普遍不高的情况,应严格落实岗前安全培训制度。培训内容设计应当兼顾专业技能提升与安全观念培养,重点强化作业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此外,为确保培训效果,需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对参训人员进行达标测试,未通过者必须参加补训直至考核合格。
3 结束语
建筑工地的安全管控不仅直接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关乎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因此,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施工企业需要深入分析当前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针对现存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并持续优化改进。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确保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促进建筑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培宁 .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问题探析 [J]. 科技视界 ,2013(3).
[2] 王伟 , 刘华军 . 浅谈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J]. 企业技术开发 ,2011(5).
[3] 北京市建设教育协会组编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手册 [J].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2(9).
[4] 石敬炜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问答丛书 [J].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