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中的建筑设计策略
刘鹏
上海传承博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浙江省 323000
一、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的原则
(一)传承与创新并重
传承与创新并重是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它要求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推动城市空间的现代化演进。
在丽水,这一原则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丽水古城墙周边片区更新中,设计团队不仅对明代古城墙遗址进行了保护性修复,还对周边的传统民居进行了“微改造”。这些民居保留了原有的夯土墙、小青瓦等传统元素,同时通过内部结构优化引入现代生活设施,既延续了历史文脉,又满足了现代居住需求。
(二)功能与生态融合
功能与生态融合是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需坚守的原则,它体现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丽水在瓯江沿岸景观带更新中完美践行了这一原则。该区域曾经存在工业遗址废弃、生态环境受损、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等问题。设计团队首先对沿岸的污染企业进行了搬迁,修复了河道生态系统,种植了大量乡土植物,构建了生态缓冲带。在此基础上,将废弃的厂房改造为集观景平台、市民活动中心、科普教育基地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同时完善了步行栈道、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系统,使沿岸空间既满足了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需求,又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三)整体与局部协调
整体与局部协调原则要求建筑设计将单个建筑或片区的改造纳入城市整体发展框架中,实现城市空间的有机统一。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城市更新不能局限于对某一建筑或某一片区的孤立改造,而应从城市整体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风貌特色出发,统筹考虑局部更新与整体发展的关系。
丽水的“古堰画乡”更新项目是这一原则的典型案例。该项目涉及大港头镇和碧湖镇两个片区,设计团队没有进行孤立改造,而是将其纳入丽水市“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中。在建筑设计上,一方面保持了两个片区各自的特色 —大港头镇突出“画乡”的艺术氛围,改造了老旧厂房为艺术家工作室、画廊;碧湖镇强调“古堰”的历史底蕴,修复了通济堰周边的传统村落。另一方面,通过统一的标识系统、共享的旅游服务设施以及便捷的交通连接,将两个片区有机整合,形成互补发展的旅游综合体,既彰显了局部特色,又服务了城市整体的旅游发展目标。
二、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空间重构与优化
空间重构与优化是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的核心策略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城市空间的重新组织与调整,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与活力。
丽水老城区的“继光街 — 中山街”商业片区更新是空间重构与优化的成功实践。该片区曾因建筑密集、街巷狭窄、停车困难等问题导致活力不足。设计团队首先拆除了片区内的违章建筑和低效利用的老旧建筑,增加了 2 处小型广场和 3 条步行通道,打通了原本封闭的空间,提升了区域的通透性。其次,对保留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了改造,例如将传统的单层商铺改造为上下两层的复式空间,引入可灵活分隔的玻璃隔断,使商户能够根据经营需求调整空间布局。
(二)建筑风貌的塑造与延续
建筑风貌的塑造与延续对于保持城市特色、提升城市辨识度具有重要意义,是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的关键策略。
丽水松阳县古村落更新是建筑风貌塑造与延续的典范。松阳县拥有众多明清时期的传统村落,设计团队在更新过程中,对古民居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传统的夯土、木构等工艺,使用本地的黏土、木材等材料,修复了建筑的屋顶、墙体、门窗等部件,保留了其原有的“粉墙黛瓦、马头墙”等风貌特色。
(三)功能的更新与复合
功能的更新与复合是提升城市空间价值、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重要策略,它通过对旧建筑和旧片区功能的重新定位与整合,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与活力提升。
丽水的“丽水油泵厂”改造项目是功能更新与复合的典型案例。该油泵厂曾是当地的重要工业企业,随着产业升级而废弃。设计团队将其改造为“丽水创意产业园”,在保留原有厂房结构和工业风貌的基础上,赋予其复合功能:将大型生产车间改造为会展中心和演艺广场,小型车间和办公楼改造为创客空间、设计工作室、咖啡馆、书店等,同时保留了部分工业设备作为景观小品,营造出独特的工业文化氛围。该园区既成为了创新创业的孵化基地,又成为了市民休闲消费的好去处,实现了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和功能的多元化复合,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策略的实施保障
(一)完善政策与机制保障
完善的政策与机制是建筑设计策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它为城市更新中的建筑设计提供了制度支持与规范指引。
丽水市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出台了《丽水市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管理办法》《丽水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 - 2035 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建筑设计在城市更新中的原则、要求和流程。例如,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规定了不同等级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修复标准和利用方式,对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进行修复的项目给予资金补贴。同时,建立了“政府主导、专家评审、公众参与”的审批机制,在丽水水阁工业区更新项目中,通过组织专家论证会、居民听证会等方式,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多轮优化,确保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加强技术与人才支撑
加强技术与人才支撑是提升城市更新中建筑设计水平的关键,它为建筑设计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与智力支持。
丽水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在丽水高铁站周边片区更新中,引入了 BIM 技术进行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设计、施工、运维的协同高效。同时,与高校合作建立了“城市更新设计研究院”,吸引了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参与丽水的城市更新项目。在丽水南明山片区生态修复与建筑设计中,技术团队运用了绿色建筑技术,如雨水回收系统、太阳能光伏板等,使该片区的建筑达到了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提升了建筑的生态效益。
(三)注重公众参与与反馈
公众参与与反馈是确保建筑设计策略符合民意、提升城市更新质量的重要环节,它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丽水在老旧小区更新中建立了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以丽水莲都区梅山小区更新为例,设计团队在项目初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居民议事会等方式,收集居民对停车位增设、绿化改善、适老化改造等方面的需求;在设计方案形成后,通过小区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公示,邀请居民提出修改意见;在施工过程中,定期组织居民代表到现场查看进展,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结束语
城市更新中的建筑设计策略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涉及城市的历史传承、功能提升、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丽水的城市更新实践表明,将建筑设计策略与地域特色、实际需求相结合,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婧 , 于佳玉 . 数字时代城市更新下的建筑设计策略 [J]. 石材 ,2025, (07): 77-79.
[2] 吕强, 张璠, 乔岩. 城市更新浪潮下建筑设计企业外部环境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 , 2025, 42 (01): 10-23+42 .
[3] 郑燕. 城市更新中老旧住宅建筑改造设计策略[J]. 中华民居, 2024,17 (07): 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