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博物馆藏品文物开发和利用对策研究

作者

周怡亮

齐文化博物院 山东省淄博市 255499

博物馆属于文化传承与展示的重要场所,藏品文物是它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资源。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多,对博物馆藏品文物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怎样有效地开发并利用这些珍贵的藏品文物,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这是当下博物馆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博物馆在这方面虽有了一些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欠缺,急需采取有效的办法予以解决。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联系实际状况,给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推动博物馆藏品文物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1 博物馆藏品文物开发与利用现状

1.1 开发利用取得的成绩

近些年来,我国博物馆在藏品文物开发与利用上收获了一些成果。不少博物馆举办过特色展览,故宫博物院的各种主题展览就吸引了很多观众,提升了文化影响力。有些博物馆也搞文创产品开发,把文物元素放进生活用品里,苏州博物馆的文创折扇之类的东西就很受消费者欢迎。还有些博物馆借助数字化技术,把藏品文物放到网上展示,扩大了流传途径,更多人可以知晓并欣赏文物。

1.2 存在的问题

但是,博物馆藏品文物开发与利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开发程度不够,大多数文创产品只是简单的元素提取,没有深入挖掘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利用方式单一,主要通过展览和简单的文创开发,未能充分发挥文物在教育、研究等方面的作用;人才缺乏,开发和利用工作难以创新;资金投入少,不利于开展开发利用项目。

2 影响博物馆藏品文物开发与利用的因素

2.1 观念因素

一些博物馆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对于藏品文物开发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依然把重心放在文物的保护和收藏上,觉得开发利用会损害文物,所以忽视了其经济和社会价值 [1]。这种传统观念极大地阻碍了开发利用工作的推进,使博物馆在经营过程中很难跟上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脚步,不能很好地发挥藏品文物在文化传播、教育等方面的功效,博物馆自身的发展活力也被限制。

2.2 技术因素

技术水平限制是影响藏品文物开发利用的因素。就数字化展示而言,某些博物馆缺少像 VR、AR 这些先进的技术装备,并且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运作与保护,使得线上表现出的形态比较单一而且不理想,不容易吸引到观众。在文物的修缮与拷贝技术层面上,有些传统的工艺没有得到很好地流传下来,先进技术又很少加以使用,造成了一些遭到破坏的文物无法得到适当的修补,同样地也会影响到文物复制品的品质,进一步阻碍了文物的保护及开发利用。

2.3 政策因素

相关政策不完善,影响到藏品文物开发利用工作。当下,我国有关博物馆藏品文物开发利用的政策法规并不完善,没有给予明确支持和扶持的政策,开发的权责以及所获利益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风险,例如:开发的项目怕触及到红线政策;在进行开发引入社会资本、进行商业合作方面,顾虑较多,影响了开发利用的热情和效果。

3 博物馆藏品文物开发与利用的对策研究

3.1 创新开发模式

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就要深入挖掘文物文化内涵,不能只进行简单的元素提取,而是要关注文物背后的历史背景、文化寓意等,把元素融入到文创产品当中。可以以历史故事为线索,开发一系列文创产品,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时感受到文物背后的故事[2]。

而且,跨界合作也是创新开发的途径之一。同设计公司、艺术家、企业等展开合作,把不同领域的创意和资源引进来,就能给文创产品增添更多活力。博物馆同时尚品牌联手,把文物元素放进时尚服饰的设计当中,既改进了产品的时尚度,又加强了它的市场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拓宽开发领域。除了文创产品开发之外,也可以把文物资源用到文化旅游、影视制作等地方。通过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路线,或者把文物故事改成影视作品,就能做到文物资源的多种开发,进而加强文物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3.2 拓展利用途径

博物馆要依靠丰富的藏品和文物,展开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筹划文物知识讲座,规划亲子互动体验项目之类的活动,采用浸入式的、互动式的教育手段,使观众更好地知晓文物背后的历朝历代,加深大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改进文化素养。博物馆还要加深同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一同开展文物考古、历史考证等学术研究。凭借科研成果,进一步发掘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给文物的更新发展赋予理论根基,拓展文物表现的内涵和展现形式。除了上述的这些之外,博物馆还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去。通过举办跨国界的文物展览活动,或者进行合作研究等等,把我们国家所珍藏的文物带到世界的大舞台上,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要吸取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做法,提高我国博物馆在全球文化领域当中的影响力以及话语权。

3.3 加强人才培养

博物馆要积极引进文创设计、数字化技术、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人才,扩充开发利用工作队伍,给文物资源的转化供应智力支持,破解专业人才缺少的难题。博物馆还要定时让工作人员去参加培训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做讲座,或者安排他们到国内外先进的博物馆去交流,改善业务水平和更新能力,契合开发利用工作的需求。博物馆也要形成恰当的奖励机制,对于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表现出色的人员给予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3.4 加大资金投入

博物馆要向政府汇报藏品文物开发利用的规划和需求,积极申请专门的开发资金。政府要提升对博物馆的重视程度,把博物馆归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给文物开发利用给予稳定的资金保证。博物馆也要积极吸收社会捐赠,同企业展开合作开发,联手塑造文创产品,由企业提供资金,双方按照约定分享收益,用多种方式拓宽资金渠道,弥补政府投入的短缺。

3.5 完善政策法规

政府要制订完备的政策法规,明晰博物馆藏品文物开发利用的权利与义务,给博物馆赋予更多自主开发的权力。而且,要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之类的政策,推动社会力量参加文物开发利用工作。政府还要加大对开发利用工作的监督力度,保证文物安全并合法地被开发利用,形成健全的监督体系,对于违规行为予以严厉惩处,从而保证文物资源能被合理且有效地利用起来。

4 结束语

博物馆藏品文物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它对于传承文化以及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尽管现阶段我国博物馆在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借助于革新开发模式、拓宽利用渠道、加强人才培育、增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法规等对策的落实,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开发利用水平。往后,博物馆应当持续探究并践行,最大限度地发挥藏品文物的价值,给社会和大众给予更多种类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促使博物馆事业步入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李何如 . 浅谈文物保护与利用的优化路径 [J]. 参花 ,2025,(13):47-49.

[2]涂欢 . 博物馆文创:点亮文旅生活的新气象 [J]. 中国新闻发布 ( 实务版 ),2025,(05):58-60.

作者简介:周怡亮,1984.06.20,男,汉族大学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 文物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