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日光温室越冬菜花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作者

袁鹏程

义县刘龙台镇综合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 义县 121100

   

1 整地处理

在当地秋季作物收获之后,农户们应迅速行动,彻底清理田间残留的枝叶与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潜在威胁,营造一个清洁的种植环境,并进行深翻土壤作业,深度控制30cm 以上,有效打破犁底层,提升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同时,每亩地精施腐熟农家肥 2~3 t,辅以均衡复合肥 20~30kg ,并增施干鸡粪或芝麻饼肥 100kg ,这些肥料能快速补充土壤中的速效养分,为菜花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支持。此外,农户们还要按照 50cm 的间距起垄,垄高控制在 12~ 15cm,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排水防涝,便于后续的灌溉管理,在这样的方式下,当地日光温室内的土壤环境会得到了全面优化,为越冬菜花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2 品种选择

鉴于冬季严寒的气候特点,当地农户与农业技术人员共同筛选出了一系列耐寒性强、耐低温的优质品种,如‘冬花一号’‘冬花二号’与‘冬花三号等品种,不仅能在低温环境中保持旺盛的生长势,其花球洁白紧凑,商品性极佳,深受市场欢迎,而且以上品种还展现出卓越的抗病性,有效减少了农药使用量,保障了产品的绿色安全。近五年来,这些优选品种在成武县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每亩产量稳定在 3500kg 左右,部分地块每亩产量甚至达到了 4000kg 的高产水平(1 亩=1/15hm2),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3 茬口安排

越冬菜花栽培一般与早春茬黄瓜或番茄轮作,以充分利用温室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来讲,前茬作物如黄瓜或番茄于每年7 月中旬完成收获并拉秧,这一时间点的选择可以避开高温高湿季节对作物的不利影响,同时确保土壤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整,农户们还会进行土壤清洁工作,通过机械深翻与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来减少土传病害的积累,为下一轮作物创造健康的生长环境。进入8 月上旬,开始在露地环境下进行越冬菜花的育苗工作,到了9 月中上旬,当外界气温逐渐下降,温室内的环境更适宜菜花生长时,农户们便将苗龄适中、健壮无病的菜花苗定植于日光温室中,这种精准的定植时间把握,既避开了初秋的极端天气变化,又确保了菜花能在冬季温室环境中持续生长。

4 播种育苗

在播种前,农户们应严格遵循温汤浸种法处理菜花种子,将种子先置于 55℃的温水中,历经 10~15min 的浸浴,随后迅速转移至温度维持在28~30C 的温水中,进行为期 1~2h 的吸水膨胀处理,以加速种子内部细胞活性的恢复与生理代谢的重启,促进种子快速且均匀地吸收水分,将预处理完毕的种子安置于 25~28C 的恒温培育环境中,此温度为种子最适宜的生长起始条件,有利于激活种子内部的酶促反应,进一步加速细胞分裂与胚根伸长,当“露白”现象的出现,便可播种。播种过程中,种植者可采用 72 穴黑色塑料穴盘进行育苗,该穴盘设计合理,便于管理且能有效控制水分蒸发,营养土的配制同样讲究,该方案融合了深度杀菌并充分腐熟的食用菌残余基质、富含有机质的草炭以及透气性卓越的蛭石,三者以的 1:2:1 比例搅拌均匀,并加入尿素作为速效氮肥,以及磷酸二铵以补充营养土中的磷素与氮素,既保证了营养的全面均衡,又有效预防了苗期病害的发生。播种后,需及时覆盖薄膜以保持土壤湿度,通常 2~3 天内幼苗便能破土而出,出苗后农户们应迅速揭去薄膜以防烧苗,进而转入露地育苗管理阶段。

5 定植后管理

定植时,建议农户用打孔栽苗法,通过精确控制株距来优化作物布局,也就是说,对于生长周期较短的早熟菜花品种,建议维持株距在 34~37cm ,生长周期较长的晚熟菜花品种,则建议将株距扩展至 52~60cm ,这样的布局既保证了植株间的通风透光,又充分利用了温室空间,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栽苗后,农户要顺沟浇一次透水,确保土坨充分湿润,同时避免大水漫灌可能导致的土壤板结和根部病害,随着缓苗期的结束和地温的回升,再适时浇一次透水,以促进根系的进一步生长和发育,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采用此定植技术的温室菜花产量平均提升约 15% ,且菜花的品质更加优良、色泽鲜亮、口感脆嫩。

6 温度管理

菜花作为半耐寒作物,生长适宜温度在 15~20°C ,因此,温室在定植前 15~20 天需盖好薄膜,以提高地温和气温,白天温室要充分利用透光性能优越的棚膜,最大限度地捕捉并转化自然光能,使室内温度迅速提升并稳定在 20℃左右,而到了夜晚,为减少热量散失,应当采用多层覆盖技术,如铺设保温被、悬挂草帘等,形成一道道温暖的保护层,将温室夜间温度维持在10~13C 。虽然外界气温偏低,但日光温室内的环境却因日照充足而容易形成高温高湿的小气候,当温室内温度超过 25℃这一临界点时,农户们要选择在中午阳光最为强烈的时段(10:00—14:00),开启温室顶部的通风口或侧窗,进行约 1h 的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降低室内温度,避免高温对菜花叶片的灼伤。

7 合理施肥

缓苗期后 7~10 天,是菜花营养生长的重要阶段,此时及时施入发棵肥,每亩均匀施用尿素 10kg ,能有效促进菜花的根系扩展和叶片生长,随着植株的生长,封垄前再次进行追肥,每亩选择性地施加碳铵 50kg 或尿素 30kg ,当进入心叶旋拧期,此时每亩追施尿素 15kg 与硫酸钾 5kg,不仅满足了菜花对氮、钾元素的需求,还促进了花球的形成与膨大,硫酸钾的补充有助于提升花球的紧实度和色泽,是优化菜花品质的关键。另外,花球形成期正值需水高峰期,农户应坚持每周灌溉一次,并结合浇水进行叶面施肥,通过喷施 0.2%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 0.2% 的硼砂溶液,有效补充微量元素,进一步提升了花球的品质与商品性,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8 植株调整

随着植株的逐渐成熟,病叶与老叶的累积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叶片不仅无谓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植株整体营养分配,更成为病虫害的潜在源头。因此,种植户在菜花生长的中后期,要重视并执行摘除病叶老叶的管理措施,通过定期巡查来发现并清除这些不良叶片,可以有效改善植株生长条件。当菜花花球逐渐膨大至鸡蛋大小时,还要实施折叶盖球技术,即利用菜花植株自身健康的叶片,轻轻覆盖于花球之上,形成一层天然的保护屏障,此举不仅有效减少了花球表面因外界环境造成的污染与机械损伤,还通过保持花球内部的适宜湿度与温度,提升其洁白度与口感。

参考文献

[1] 樊力鹏 , 张亚媛 , 周珊 . 日光温室越冬菜花高效栽培技术 [J]. 西北园艺(综合),2020(3):19-20.

[2] 祝宁, 王铁臣, 齐长红, 等. 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长季节栽培技术[J].蔬菜 ,2023(10):69-70.

[3] 吕涛 , 赵玉静 , 张志永 . 液体有机肥在日光温室黄瓜栽培中应用效果分析 [J]. 农业知识 ,2023,(3):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