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乡村道路硬化后的养护管理对策研究

作者

马跃

义县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 义县 121100

   

1 乡村道路硬化后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养意识与宣传工作不到位

基层政府作为开展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与重要指导部门,仍然存在管养意识不足问题。其普遍存在乡村道路建设完成后经过硬化,而无需做道路整体质量提升的思想,认为开展养护工作耗损人力成本。从而没有对周边村民开展有关爱护乡村道路、对乡村道路进行养护管理的宣传工作,或相关宣传工作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导致周边村民也存在管养意识不足问题。因缺乏对乡村道路的爱护意识,致使村民参与度较低,另外存在道路行驶过程中超速、过载等不遵守交通规则行驶的情况,致使农用车、拖拉机等大型车辆对未经养护处理的乡村道路造成严重损伤。

1.2 养护管理保障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所颁布有关公路的法律法规中,未针对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大部分地区缺乏对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未建立相关保障机制,从而使大部分乡村道路疏于管理,导致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道路使用质量存在问题。同时,部分无法通行于国道或省道的超载车辆,为减轻过路费,通常会选择更为偏僻的乡村道路通行,使乡村道路长期受到超载碾压,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降低乡村道路的使用寿命。且乡村道路本身缺乏有效的养护管理工作,本身已经存在损坏现象,超载车辆行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形成更多安全隐患问题。

1.3 未落实预防养护及定期检测

由于缺乏养护管理意识,乡村道路的预防养护工作无法顺利落实。预防养护工作包括路面清洁、裂缝填补、边坡加固等措施,可有效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目前,因缺乏预防养护工作,导致路面损坏加剧,维修成本大幅增加。定期检测是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道路潜在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工作中,定期检测工作常常流于形式,导致乡村道路潜在损坏未被及时发现及处理,致使道路损坏加剧,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们正常出行。

1.4 养护设备管理不到位

养护设备作为保障乡村道路质量、开展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其管理和维护工作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养护设备管理不到位问题时有发生,导致设备使用效率低下、损坏严重,影响乡村道路的正常养护工作。由于缺乏定期的维护保养,压路机、挖掘机、修补机、破碎机等养护设备容易出现老化、故障等问题。它不仅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降低设备使用寿命,还增加了设备维修成本与时间,影响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甚至容易引发安全隐患问题。

2 乡村道路硬化后养护管理的具体对策

2.1 提升管养意识并加强宣传教育

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牢固树立“建设只是开始,养护才是确保乡村道路长期安全、顺畅的关键”的思想。建设公路的目的不仅是实现交通连通,更是为了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单靠建设远远不够。只有注重日常养护,及时维护和修复,才能确保乡村道路长期发挥其应有作用。相关部门需率先纠正“重建设轻养护”的错误思想,正确处理建设与养护间的关系,确保建设与养护同步实施。此外,应针对乡村道路周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让村民了解乡村道路养护的重要性,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养护管理工作中,并向其科普违规驾驶行为对自身安全及道路的危害,传授其基本道路养护常识,告知该如何正确使用道路、如何避免破坏道路设施,提高村民的自我约束力,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从而推动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整体进步。

2.2 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保障机制

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保障机制能够确保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使工作更为规范化、合理化。为确保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顺利落实,养护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乡村道路车辆运行的监管力度,禁止超载车辆违规行驶,对违规车辆进行查处,减少对乡村道路的损坏程度,配合交通管理部门联合执法,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提高道路质量。此外,完善的养护管理保障机制应包括养护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要求与标准。建立专门的监管机制,将养护管理监督工作落实到位,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检查考核办法,对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效果进行评估,并将结果准确记录在册。针对养护管理不合格路段给予专业指导,责令其重新整改,并再次进行检查与验收,从而确保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均能达到规范标准,保障道路整体质量。

2.3 落实预防养护及定期检测

落实预防养护及定期检测是确保乡村道路安全、顺畅的重要举措。首先,政府部门需确保在有限的养护成本下,追求良好的养护效果。针对乡村道路核心部分,加强预防养护及定期检测,确保其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乡村道路的平整度、车辙、构造深度等基础指标资料进行详细检查,并对道路载荷力进行严格测试,能够全面了解道路性能情况,为后续制定养护管理计划提供有力依据。其次,一旦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上报管理部门,有效避免问题恶化,确保道路安全,降低道路损坏加重风险,保障群众的安全出行。最后,需加强公路养护的动态管理力度,对道路进行定期监测、指标采集及分析,确保乡村道路质量安全及性能始终保持在规范标准当中。

2.4 科学管理养护设备

为科学管理养护设备,应建立健全的设备管理体系,制定设备定期保养、检查及维修计划。首先,制定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制度,明确设备的正常使用范围和维护要求,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加强对设备的日常巡检,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问题。通过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其次,应设立专门的设备存放场所,确保设备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当中;对设备的存放进行合理规划,避免设备随意堆放或露天存放;良好的存放环境能够减少设备损坏风险,提高设备稳定性。最后,积极引进先进的养护设备和技术,加快设备更新换代速度,确保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从而提高道路养护效率与效果,提升道路使用寿命与安全性。

3 结语

乡村道路硬化后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乡村道路质量与行车安全,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各地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积极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落实相关对策,提升管养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保障机制,落实预防养护及定期检测,科学管理养护设备,并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充分发挥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优势,从而推动乡村道路顺利运行,为人民谋取更多福利。

参考文献:

[1] 张思远 .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公路建设与提升策略 [J]. 交通企业管理 ,2022,37(01):95-97.

[2] 李勇 . 乡村公路建设与养护一体化管理思路分析 [J]. 运输经理世界 ,2022,19(36):148-150.